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扶持驻村种莲迎来“廉”花盛开

(2023-08-15 14:39:04)
标签:

湖北

京山

荷花堰

廉政教育

分类: 旅途见闻



“莲花”又叫“青莲”,谐音“清廉”,通常比喻“清正廉洁”。京山市新市街道荷花堰村,因盛产荷花而得名,现建成为美丽乡村——“邮驿小镇”。

京山市审计局包联荷花堰村,我是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扶持发展莲花特色产业。一段驻村路,一生驻村情,我用工作日志记录下来。

荷花堰村原产莲藕,有荷塘几百亩,智慧村民以“莲”为媒,创意“喻廉于莲”金点子,打造乡村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吸引城里人前来“打卡”。

出京山城区,西行十余里,沿着通村公路,走进荷花堰村。村口有一古朴厚重门牌,由硕大石碾叠成,上书“邮驿小镇——荷花堰”,牌座标明“清风莲池,荷韵古村”。原来早在宋代,这里设置邮政驿站,清朝村里中进士一人,“邮驿小镇”因此而得名。

《爱莲说》石刻

在石牌对面,竖立一花岗岩巨石,便是《爱莲说》石刻。宋代周敦颐名篇《爱莲说》,撰刻于硬石之上,让游人记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中充分理解莲廉文化之内涵。石刻另一面,写着“唯德唯廉唯实,尽心尽职尽力”,告诫我们要重德、廉洁、诚实,全心全意全力为民服务。

走进村庄里,百亩荷塘一望无际,荷叶、莲花、莲蓬,亭亭玉立,花红叶绿,清风拂来,送来缕缕清香。“驿路荷飘香,一路廉相随”,堰堤上立有一排标语,温馨地提醒着路过的游客。

近几年来,驻村荷花堰重塑荷花古驿风采,深度挖掘莲廉文化。以古驿古村为主题,将邮驿文化、莲廉文化有机结合,打造乡村廉政文化公园。在荷花堰边,恢复重建长亭、西十里铺、荷花古驿、荷花池、邮市等古代景观,建成村民市民休闲好去处。

一路莲相随

在荷花池清廉桥上,用58种字体写成“廉”字,字字警示过往游人。在廉政文化长廊里,有革命先辈保持清正廉明、严守忠诚的轶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之地。

荷花堰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用地名“荷花”做文章,突出“喻廉于莲”新主题,以创建清莲园、清廉馆、清风亭、清廉桥、濯清坊、勤学亭、清风广场为主体,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图文展示、实景布局,阐释“莲廉之美、清风莲韵、倡廉崇廉、清正廉明”等深刻内涵。

在驻村工作队倾心帮扶下,争取到50万元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培育发展莲荷产业,依托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片流转农户洼地、塘堰200余亩,对荷莲水田进行改造,修建田埂、道路、引水沟等设施,栽培荷花、产出莲籽、生长藕带。每亩产鲜莲蓬1500多个,制成莲籽产品,加上数百斤藕带,亩可创收2000余元。

清廉桥

驻村工作队当好以“莲”喻“廉”倡廉的践行者,携手共建荷花堰村,种“廉”于心,践“廉”于行,将驻村建成为京山市纪委廉政教育基地、荆门市清廉村居示范村,市内外单位和个人慕名前来参观,接受乡村廉政文化教育。

清明时节,在荷花古驿景点前,村民们耕整着荷田,一派春耕备耕种“廉”繁忙景象,期盼夏季荷花开得早、开得艳。荷花又名莲花,每年种植一次,只开花、结籽,不长莲藕,靠莲籽繁殖。莲田春季翻种一次,然后除草、施肥、播种,在4月底完成种植。

为了保障稻田和莲田灌溉,驻村工作队争取到市水利和湖泊局的支持,实施村渠道衬砌工程,落实项目资金30万元。改造老渠道千余米,新挖引水渠数百米,将泉水引入水坝、大堰,增加蓄水量。解决春耕备耕用水需求,保障下游1000亩稻田和200亩莲田自流灌溉。

警钟长鸣

进入7月以来,荷花堰数百亩荷花盛开,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含苞待放,有的“映日荷花别样红”竞相盛放。“荷花堰,赏荷花”,已成为延续下来的传统,在荷花古驿、荷你乡约、泮池公园等景点前,每天都有上百名市民前来“打卡”,有的身穿旗袍走着秀,有的拿着手机拍抖音,有的弹着琴唱着歌,有的进入荷田采莲子……慕名而来的游客,赏莲思廉,品廉尚廉,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叩问廉政初心,不忘职责使命。7月份是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走进驻村荷花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一边欣赏美丽莲花,一边接受廉政教育,可谓“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在十二字“审计精神”中,有“清廉”二字,我们要坚持自警、自省、自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清正廉明、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做人、做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