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几天我在窝窝发了篇儿关于房地产政策、投资现状、经济走势的日志,还配了张图。自我感觉很中肯,既没说观望不好,也没说地产商好。大概意思是说,有泡沫肯定不行,但地产趴窝也一定不是好事。政府应该拿捏好政策尺度,既保证了泡沫很少,又让地产业很繁荣,从而带动社会投资和经济都保持一个常态的繁荣,不至于大起大落。其实经济不好,小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而大鳄们除掉事业层次的需求以外,倒是会永远比我们小老百姓活得舒服。
感觉也没冒犯谁呀,嘿,还就莫名其妙地给删了!我晕得是汗流浃背,凭轩涕泗横流,这是啥社会啊!哇噻噶嘛咜咜!越删我还话越多!曰:
地产是产业链组合行业,并且买涨不买跌,急速下跌会造成购买停滞,引发固定资产投资萎缩,进而引发社会性的投资萎缩,那意味着什么呢?相当于招商引资失败嘛!虽说国家储备充足,可以修地铁,修高铁,搞航天,但为什么我们要失去地产这个灵活、投资整合效率高的投资引擎呢?尤其是在社会发展阶段,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抛弃地产业的时候吧?!
昨天还和朋友说呢,要是真的有一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造成投资链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引发整体经济下行,那时候房子是便宜了,但大家就真的卖得起吗?再便宜,没有半辈子积蓄也卖不下来吧?!可是因此引发了经济危机,大家的经济信心没有了,再拿出半辈子的积蓄去买房,可能吗?如果经济不景气了,失业了,通货膨胀了,那个时候,吃饭可就变成了主要问题了。
所以,房子价格高得很变态一定不好,但急速跌落更不好!大家现在不入市,观望,期待合理价格的出现,那么什么才是合理的价格呢?有合理价格吗?市场供需才会产生合理价格!政府应该清理整顿好投资环境,限制好地产下游投机资金的进入,做好上游土地供给的规划,地产应该就会步入正常的市场环境,不至于大起大落。
换个说法,从下游看。原先房子价格猛涨,为什么?有买的呗!否则涨给谁看啊!好了,都谁买呢?有生活需求的,也就是刚性的那部分,有投机挣钱的,有贷款买的,有自有资金买的,等等。
那么买的人多,供不上,自然价格就虚热,急速爬升,泡沫产生。得限制买的!该限制谁啊?第一肯定是限制大规模投机倒把的财团!这部分人是最需要被清理出市场的。谁投机倒把啊?有个识别问题。要想把他们揪出来,我想政府有各种办法,我就别瞎操心了。一般小老百姓首先要满足生活需求,然后才有投资需求,但规模不大,大多资金能力有限,怎么办?贷款!但不管怎么说,这贷款是以他的经济信心为依据的,不可能产生大规模的购买力。说白了,扫除了大财团游资在下游的投机倒把以后,如果没有银行的金融支持,民间强大的购买力是不可能形成的。那么好了,民间小规模的投机只有在银行资金支持和二手市场的支持下才会完成,通过融资和二手市场准入的限制就可以规范个人投机的可能性。而通过税收来控制是适得其反的,那样只会抬高房价,2006下半年和2007年上半年的房价疯涨,不能不说是加税造成的恶果,至少是主要原因。想个好招打击大财团的在下游的投机行为,这才是最根本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去年年底政府针对下游的重拳是打到死穴上了,但失误在于该迷踪拳打得太重了,把小老百姓和大规模投机倒把的大财团通通给一刀切了!大财阀机灵地得手退市了,而小老百姓呢,看到了政府杀富济贫的狠招,一时欢呼雀跃,守着碎银子不买了,一路喊跌!越跌还就越不买,恶性循环初告形成。房市投机的机会是被全灭了,但正常的刚性需求顺带着也给抑制了。适度的可控的小规模投机我觉得是可以存在的,但不能大到扰乱市场的程度。
目前成交量极度萎缩,与07年价格疯涨互成对照,虽说是必要的市场调整,但调整力度有点吓人。06年和07年底的政策调整才是主要贡献,一拉一打,极其可爱!归结起来,萎缩还和以下原因有关:
1. 对未来经济信心不足;
2. 政策引发的观望情绪严重;
3. 舆论的导向不适于培育看买市场,貌似被个人主义绑架;
4. 全球和国内整体经济走势不明朗,整体经济信心不足;
5. 房地产是特殊商品,跌势不会引发交易是正常情况,不必大惊小怪;
6. 开发商追求高利润的急功近利和贪婪形象造成的社会性报复,目前处于非理性状态。
尾巴上还是栓个观点总结吧,省着挨速读网友的骂:
- 房价疯涨是自残,房价急跌是自废武功。
- 坚决打击大财团在地产下游的投机倒把行为,练地摊的就先放放吧。
- 地产业事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局,需要政府引导,但政策引导应该用文火,急火会夹生。
- 地产业也需要软着陆,冲动的政策是魔鬼。
- 急刹车需要有其他投资引擎做好的安全带或者气囊,否则脑袋一定会撞墙。
- 一片叫好的政策不一定是好政策,因为老百姓(包括我自己)的常态是往南也骂,往北也骂。
地产业的上游对于房价提拉的贡献更大,更复杂,更可爱,下回书说吧。怕再给我删了,我白写了。
别动不动就删我帖子,好吗?这就是我的一点牢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