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公益中国沙龙:纪念志愿者日 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标签:
公益中国沙龙志愿公益中国公益爱若干艾若文化 |
分类: 公益 |
纪念国际志愿者日
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第十期公益中国沙龙在京成功举办
公益中国网
各种自然灾害中,志愿者作为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和参与救援者,在救援和重建两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处于应激状态中,因此,针对灾后志愿者的心理援助工作应全程、全面和系统地展开。根据志愿者行动时程,可建立筛查、预防、监测、跟踪等与心理援助相结合的灾后志愿者心理援助体系。
自然灾害会产生一大批创伤受害者,创伤受害者分为三级:一级为受害者本人,如亲历灾害现场者;二级为灾害目睹者,如参加营救的解放军、武警、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三级创伤受害者为间接受灾难影响的人,如受难者的亲属。创伤受害者在灾后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生理反应,主要有两大类的反应,一类是创伤受害者在某一时期内会处于一种很兴奋、激动的状态,如不停地哭,不停地诉说,浑身发抖,做噩梦,失眠,愤怒,灾难现场那些惨烈的画面在脑海里不停地闪回,身体上会重新体验在灾害来临时的恐惧感觉……另一种反应是会避免再提到与灾难相关的事情,拒绝接受灾难现实,采取否认和回避的态度。还有一部分症状为木僵状态、抑郁、内疚和身体疲乏等。
有些创伤受害者在出现了以上某种或某几种反应后,会以为自己受刺激了、不正常了,其实不然,这些反应恰恰是有机体在大型灾难发生之后,身体所迸发出的正常的应激反应,是有机体自然的加工过程,是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60321852.jpg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傅双喜特别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问题。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心理学客座教授傅双喜列出当下摆在应急救援志愿者面前的一系列问题,在自然灾害面前,应急救援志愿者参与救援之前应该具备怎样的资格?在参与救助过程中,应急救援志愿者对救助对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志愿者如何避免给受灾者造成二次伤害?救援后,志愿者又如何自我调整以突破心理障碍?志愿者在离开灾区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2008年由中国心理学会等编著的《灾后心理援助100问》给出了部分答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心理学编辑室主任于彬认为志愿者如果不经过专业的心理培训就仓促上阵,不但起不到应急救援的作用,反而让灾区又多了一个灾民。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60266793.jpg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副总干事陈葵认为80年代末至今是从社区志愿服务走向社会志愿服务的过程。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副总干事陈葵认为80年代末至今是从社区志愿服务走向社会志愿服务的过程,在这一漫长过程中,志愿理论研究工作一直是一块短板,可喜的是,由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丛书》已经启动,这套丛书第一本《志愿服务政策法规概览》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总干事袁媛、山西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刘建成主编,并于12月3日在“2009‘中国您好’颁奖典礼暨2009年度中国志愿服务工作年会”上正式亮相,2010年,该套丛书还将出版《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心理援助志愿者》以及志愿者案例方面分册,这套丛书将会推动中国志愿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60321554.jpg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志愿服务政策法规概览》主编刘建成谈志愿工作。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60321615.jpg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天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赵金元分享天津志愿服务工作经验。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60323620.jpg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光明天使基金宣传部张海鹰热心助盲志愿服务工作。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60321743.jpg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北京水源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君茹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分享。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60321797.jpg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郑晓洁主任谈及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心理困惑。
天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赵金元、北京水源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君茹、普睿施公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立祥等也阐述了灾后志愿者心理重建方面的观点并分享了各自的志愿工作经验。资深媒体人、公益人士战萍、张海鹰、张香平等也与会进行了交流。公益中国沙龙发起人艾若同时希望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光明天使基金与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携手公益,共同推动志愿助盲工程。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60323745.jpg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公益中国沙龙发起人艾若(左)向普睿施公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立祥(右)赠送公益状。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60266655.jpg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第十期公益中国沙龙部分与会者合影。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51702661.gif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24470_1240553292.jpg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44510687.jpg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54065567.gif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58613530.gif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58613705.jpg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60323991.gif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
http://www.pubchn.com/imgs/article/1545_1265335176.gif关注志愿者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