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山藏大爱(2)

(2006-10-30 14:05:24)
分类: 其他

晏玲玲同学在朗读她写的作文《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是砖木结构,一共有三间教室。中间是办公室,左边是些桌椅,没有学生。右边的学生坐得端端正正,桌椅摆得整整齐齐,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学生写字很认真。学校的前面有一条小河,学校的后面是村庄,宽敞的操场上有一根旗杆,这美丽的学校是用瓦片盖的。下雨天,学校教室变成了池塘,太阳天,把同学们晒得满头大汗。老师:我们为什么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读书呢?

http://www.pubchn.com/blog/pubchn/img.php?op=article&imgid=2091_1160644682.jpg

http://www.pubchn.com/blog/pubchn/img.php?op=article&imgid=2091_1160640212.JPG

经历过那段艰辛岁月的晏灵芝同学被晏玲玲同学的作文《我们的学校》所感动。

 

http://www.pubchn.com/blog/pubchn/img.php?op=article&imgid=2091_1160556625.jpg

红星芭蕉小学美丽教钟。

http://www.pubchn.com/blog/pubchn/img.php?op=article&imgid=2091_1160644305.jpg

破屋后面有个芭蕉小学所谓的厕所,我也曾是乡下的孩子,乡下的厕所一般叫茅厕(si),但芭蕉小学的厕所却是我见所未见过的——人猪同厕。我刚一进去,便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只见无数苍蝇嗡地一声一哄而起,吓得我直想抱头鼠窜,但一个念头止住了我:我不能当逃兵,这里的人都坚守一辈子了,我难道就不能坚持这不堪忍受的一瞬吗?我镇静了一下,屏住呼吸,定睛观瞧,却找不见任何蹲位,这里根本就不是正规的厕所,地上只有一些缝隙,我再也不想多看,但听得里面还有猪的哼哼声,我不知道这里到底是厕所还是猪圈。很快,我就逃也似地飞奔出来。与我同行的小伙子更狠,愣是憋着也不上乡间厕所。后来,同行的一位女士告诉我,她上厕所时最怕这里的蚊子了,还有,如果不是 晏老师的妻子任永彩在里面帮她摁住猪,她就无法如厕。

 

http://www.pubchn.com/blog/pubchn/img.php?op=article&imgid=2091_1160556798.jpg

晏祖福,自建小学,他义务背学生过河,当了27年的“船工”,32年的“剃头匠”,义务为学生为乡邻理发1万多人次。他是印江的骄傲,铜仁的骄傲,贵州的骄傲。

 

 

http://www.pubchn.com/blog/pubchn/img.php?op=article&imgid=2091_1160643169.jpg

 

再见了,晏祖福老师,再见了,芭蕉小学。我们渐行渐远,车行梵净山下,经常会在马路边遇到一些小学生,他们一旦看到我们的车来了,便肃立路边,举手敬礼,庄重而严肃,这一点让我们很感动,我们从未见过如此有礼貌的学生。听说,曾经有个人见学生们向他敬礼,便硬是要从车上下来,郑重地向同学们回礼,那是多么感人的场面啊。可惜,我们行色匆匆,以致于那么多礼没有回敬给这大山里的孩子们。

http://www.pubchn.com/blog/pubchn/img.php?op=article&imgid=2091_1160701906.jpg

 

光阴如梭,岁月如歌。妩山媚水,黔南秋色。赤子有心,独山有情。为爱回眸,不负蹉跎。欣逢盛世,华夏润泽。希望工程,公益中国。授业解惑,师之楷模。美丽人生,淡泊长乐。——寄语罗茂双老师(艾若 2006.9.16

 

 

http://www.pubchn.com/blog/pubchn/img.php?op=article&imgid=2091_1160558739.jpg

 

一旦融入学生之中,朝阳里的罗茂双老师便灿烂起来,笑容可掬,一如晨光中的园丁。

http://www.pubchn.com/blog/pubchn/img.php?op=article&imgid=2091_1160559397.jpg

 

罗茂双老师说,教学生六年,为学生想六十年,为国家想六百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都是我们狮山希望小学的教育理念。

 

http://www.pubchn.com/blog/pubchn/img.php?op=article&imgid=2091_1160559636.jpg

有幸在贵州高原上听到了贵州省希望工程捐助中心的张雨梅女士为我们演唱了一曲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茨梨蓬,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隔河望见艳山红,七十二朵做一蓬,想着哪朵摘哪朵,都是那个艳山红。好久不到花坡来,朵朵鲜花遍坡开,金花凋了还会有,情意去了不再来。”布依族教师罗茂双就好比这生在茨梨蓬中的艳山红,扎根山乡,愈开愈红。

本专题相关链接:

“2006东芝希望工程园丁奖颁奖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梵净山下愚公晏

                                               是晏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

晏祖福——印江良师,当代愚公

致黔东铜仁印江良师晏祖福

我们的学校

一切为了教育

为爱回眸

岁月如歌,为爱回眸

爱在轮回中延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