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 |
http://www.pubchn.com/blog/pubchn/img.php?op=article&imgid=2091_1160068841.jpg
本想给相机电池充一下电,可没想到芭蕉小学大白天也会停电,好在带了两台相机,我直拍到相机彻底没电为止,该拍的大都拍了,没有留下什么太大的遗憾。
这里的孩子们没有见过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他们好奇地围着我们,眼里充满着对外面世界的渴知。
几年前, 晏老师接受工作调动去了几里远的红星村小教书,芭蕉小学就由代课老师任达继接班,据说沙子坡镇目前还有十几名代课教师。2005年,任达继老师从县里请来电影放映员给村里放了一场露天电影,这是山里的孩子们第一次看电影,就连村里的老人也还是二十年前看的电影。
今年38岁的任达继老师因为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而致一腿残疾,但妻子并不嫌弃他,妻子在印江县城做清洁工,每月打好几份工才可以拿到700元,妻子成了家庭主要的经济支柱。任老师毕业于湖南省芷江师范学校,1985年就开始参加民办代课工作,从一开始的十几元报酬到二十几元再到八十几元,现在,他能拿到200元报酬了,但他还从微薄的报酬中拿出大部分资助贫困生,购买水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而他自己吃的却是酸菜,甚至个把月不知肉味,穿的衣服大多是些好心人捐助的。他常年和两个儿女吃住在学校,他们一家就住在芭蕉小学的堂屋里,床与办公桌之间用花胶子隔开,而床头全是学生的作业本。
任老师说,他深为晏祖福老师的精神所感动,他愿意立根山乡,以晏老师为榜样,好好教书。
夕阳西下,我们就要告别芭蕉小学了,我握着任老师的手,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再见”,相见难,再见更难。我和任老师简单地聊起过北京城里的生活,我想他这辈子有可能去铜仁市、贵阳市,但有没有可能去北京却很难说定。如果换作是我,一生不能够走出大山,那将是多么难以忍受的事。
本专题相关链接:
“2006东芝希望工程园丁奖颁奖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梵净山下愚公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