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生,总是,去安慰!

(2009-07-20 10:27:05)
标签:

医生

癌症病人

人文关怀

医患沟通

特鲁多

杂谈

    作为一个从事肿瘤专业近二十年的医生,总以为对癌症病人和癌症病人家属的心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最近二次的医疗投诉,感受很深,甚至说是一种震慑。中国医生职业精神或者说医学人文缺失,已经严重影响着医患关系,也会影响医学本身的进步。

    案件1:有一个男病人,患晚期肺癌,在我院治疗数月,对我院的总体治疗方案和服务没有提出大的异议,患者家属办完病人后事,来医院投诉XX医生,前来投诉的人,是患者妻子和女儿,妻子是从事教育几十年的老教师,女儿师范学院毕业后,教了八年的高中英语,目前就读上海XX重点大学新闻传媒专业研究生。他们的基本诉求,不是医疗赔偿,唯一要求就是要医院有关部门,处理管床医生XX,最好给予处分,调离工作岗位。他们的诉求理由是,XX医生有工作热情,但缺少做医生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在医患沟通方面极不满意,他们认为XX医生,交待病情时不专业,行为举止不优雅,专业知识不全面,不适合继续做专业医生。分析投诉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医生,面对这样“高知”患者家属,如果还用通俗的非专业术语,显然不能令病人满意,特别在互联网社会,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有时比我们医生更新、更快(当然他们的知识是不全面、不系统,也许一知半解)。虽然晚期病人生命到了后期,进入临终关怀阶段,但我们医生在解释病情时,过于直白,在言语特别是肢体语言的表达上,缺少应有的同情心,缺少对生命的敬畏,从而导致患者及家属对医生最基本的理解与信任。

    案例2:也是一个晚期肺癌病人,从发现病情到死亡不到一个月,家里人特别是在外地工作的儿女,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对临终前抢救流程和抢救设备有异议,他们的最初想法无非是想我们主任和医生有个解释,要个明确的说法,多一份安慰和同情,但我们的医务人员过分强调自己医疗上没有过错,如果病人有意见,可以走法律途径。这样的回答,令病人家属特别反感且不能接受,导致激烈的纠纷,家属情绪激动,甚至出现了部分肢体冲突,最后惊动了警方。院方领导出面,在双方熟习人员帮助和调停下,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和升级,双方得到了满意处理,并由此成为朋友。

    这二例医疗投诉,显然区别于医闹,所以出现不满意和投诉,主要是我们的医生没有用心、用真心去对待你的病人,如果一个医生没有同情心,就不会有爱心,如果没有爱心,责任心又从何而来呢?另一个方面,医生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医学知识,而且要有在提高自己人文素养的基础上的临床技巧,要诚实地告诉病人的治疗方案和由此带来的不良结果,要提倡患者与家属始终参与,患者及家属有权决定自己的治疗方案。做一个医生,仅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做医生,首先是做人,做一个好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一位西方医生特鲁多的铭言,从这经典的铭言中,能够感觉到这位医生对自己职业和患者的深深情感,表达着医学对生命的牵挂:体现了做医生职业应有的人文精神。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特鲁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