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1月4日,晴,北京
六点钟列车准时到北京,去法兰克福的飞机是明天早晨2点,大家建议去水立方和鸟巢,最有效的交通工具是打的,也许是为了省钱,也许是担心塞车,有人建议坐地铁,于是大家大包小行李转了四条地铁干线来到了鸟巢出口。2008年奥运会后的地铁,远远超出了我十年前坐地铁时想象,标识和路线更人性化,干净、明亮、安全感,人们乘坐和上车有秩序,北京人真的变了。
这次欧洲十国之行,从我心里上想,就是要看个明白,一个在我心中多年的结:外国月亮是不是比中国园。作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鸟巢、水立方和新建的北京国际机场无疑是北京这个古老城市最具有现代化的代表了。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与水立方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鸟巢”。“水立方”(Water
Cube)鸟巢相对,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参观完这二个标志性体育场地后,感觉比赛亲切的还是水立方,终于来到了梦之队—中国跳水队夺取金牌地方了。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是我们团集合的地方,听导游介绍,这个机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场,已经记入吉尼斯世界记录。晚上的T3航站楼金碧辉煌,置身于到处可见穿梭的外国友人,感觉已经在国外了。这种感觉,无疑给我这个没有出过国(曾去过俄罗斯远东,人们说那个不叫出国)人,打了一针高能、快速的免疫针,我想对免患“出国综合症”定会起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