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意味着什么?是女人必学的技能吗?是母亲不能推卸的工作吗?是的,这曾经是我的认识,亦把厨艺作为全职妈妈的工作之一。

但是,笑笑从小就挑食,不爱吃的坚决不吃,又喜新厌旧,一种菜多吃几回不腻了,看着他满桌子的吃不下去总是让我大光其火:“我从来不挑食的,你为什么就不像我呢?!”有一天我终于下定决心,打算每天给笑笑准备不一样早餐——臭小子,我就不相信做不出你喜欢吃的!反正早餐多样化总有他喜欢的吧?饮食多样化不至于营养不良不是?!
国庆的时候,在超市买了一袋马苏里拉奶酪,于是就想烤披萨做早餐,但是笑笑一直不怎么爱吃披萨,为了不至于做出来笑笑不吃而让他饿肚子,我一直追问他“吃不吃披萨?”“为什么不爱吃”,最后笑笑终于说“不爱吃其中的青豆,玉米粒还是喜欢的”,顿时醍醐灌顶,想让食客满意就要让食客点餐,而不是站在食堂的角度:我烧什么,你就吃什么!或者以家长的心态: 都是为你好,请你别挑食;我这么辛辛苦苦做早餐给你吃,你还要挑食,气死我了!
那一刻,我终于找到了藏在心底的最深的秘密。小时候,我是一个馋嘴的孩子,看到别人家的爷爷奶奶城里回来总带一些零嘴给孙子女吃,我总是艳羡;看到别人家的房前屋后里水果满枝桠,田里西瓜、香瓜绿油油香喷喷,而我家没有。因为没有,嘴巴更馋。一年四季,饭桌上的菜也单调,早上不外乎咸菜萝卜条,晚上莴笋、大青菜。
其实这样的日子也没几年,就跟着爸妈进城了,从此衣食无忧。那么是什么让我如此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挑食呢?
是为了获得长辈的赞许肯定?一个乖孩子,大人给什么就吃什么,一个女孩想要得到长辈的赞扬,头一个字就是要“乖”,于是为了“乖”,可以忍耐任何事,包括难咽的饮食。
是为了获得生存的理由?在乡村,在计划生育即将开始的年代,第一个是女儿,第二个又是女儿,这个多余的存在,能够留在家中的理由是什么?就是要“特别乖”!其实我的父母外祖父母从来没有嫌弃我,但是周围的环境、爷爷奶奶对母亲的态度,乡人无意识的玩笑话,给自己贴的标签就是多余人!一个多余的人能对饮食挑剔吗?
时至今日,我方才发觉那一段童年生活给我的成长遗留了一个潘多拉盒子,这个盒子里装满了羞愧、不自信、自我否定……而这一天,这一片披萨,成了打开潘多拉盒子的钥匙,把那些因为羞愧、不自信、自我否定而造成的拒绝挑食全部放飞。当我能接受孩子的挑食时候,就是包容孩子缺点的开始,准确的说是开始接纳那个不完美的童年自我。
记得谢霆锋的美食节目《十二道锋味》其中的一集,谢霆锋说:“因为离婚的痛苦,开始研究美食,没想到被美食治愈。”在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仅仅把它当做是一段台词。但是在那个烤披萨的清晨,我突然醒悟:美食不仅能饱腹,更能治愈心灵!

笑笑在日记中写道:我的早餐每天都很丰富,太好吃了!我每天都吃得很饱。
妈妈每天做的早餐都不一样,有时是寿司,有时是三明治,还有饺子、生煎,香喷喷的米粥还要配不同的麦圈。妈妈切完水果,总要用饼干模具刻出不同的形状,有时是大象,有时是爱心,有时是小人,太好玩了。
吃了妈妈的早餐,就算是下大雨,我的心情一样好,觉得每天的能量都满满的。
我最爱妈妈给我做的早餐,谢谢妈妈。
儿子,其实应该妈妈谢谢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