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人都做官,人人都得奖

(2012-02-07 22:14:11)
标签:

育儿

养育男孩

小学

三好生

班干部

分类: 懒妈撰文

     前不久看到一篇报道:“40人班级30个三好生评选含金量遭家长质疑”,班上光得三好的就有一打不止,再加上进步之星、体育之星、阳光少年等表彰,几乎人人都有奖!这种有别与过去只有少数人得奖的现象引起了争议,于是呈现一幅众生态,反对的人中,竟然校长、家长、专家齐了,校长的态度很无奈:“正是升学需求和家长的这种‘要奖’心理让学校在评奖问题上很难办,有时不得不增加名额顺应‘需求’。”家长的想法很实际:“这个三好生是不是一点含金量都莫有,就哄孩子开心的啊?”专家的观点很唯上:“三好生评选不宜过多,否则失去榜样意义”

    让我惊奇的是赞成的人中,竟然没有家长,最反对的竟然是家长。我不由得想问一句:孩子上学为什么?学校是少数三好生的学校,还是所有孩子的学校?

    孩子上学为什么?难道真如多年前的那个笑话吗:赚钱、娶媳妇、生娃?难道就没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吗?获取知识后的成就感,掌握技能后的愉悦,与同学交往的快乐,结识朋友的满足……这些难道都不重要?

    学校是孩子的精神家园、成长的乐土,还是禁锢自由、反对独特、只出品整齐划一产品的流水线工厂?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又是什么?是有个性的快乐孩子,还是“泯然众矣”的新仲永?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在本地论坛上看到的一名小学生家长的帖子:孩子所在班级40多名学生,有30多名班干部。家长对班级老师的做法感到疑惑及质疑:“设这么多当官的,组织臃肿,能起到干部作用吗?”我也想问一句:“你是想让孩子服务于人,还是想让孩子从小体会高高在上的官感觉?” 孩子的小学阶段犹如一棵大树,尚处于幼苗阶段,就想让他成为栋梁,不觉得可笑吗?做官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交际能力:虽是幼苗,也能吐故纳新,输送氧气,虽是幼童,也要承担任务,做他人需要的人。

    如果家长真能想通这一点,全班的孩子都是班干部又如何?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读者》上面看过一篇国外美文:有个学校,期末的时候大家都得奖了,只有一个转校来的坏孩子没有,校长想了很久,给了他一个奖项:最佳小丑奖——因为坏孩子经常表情滑稽,语言幽默。一个坏孩子从此一心向好,奋起努力。

    很久很久以前,看过一部港剧,主角梁家辉,说过一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时觉得港剧是没内涵的肥皂剧,又觉得这句口号似的语句从一个小人物口中说出来好奇怪!现在才知道本人中“官本位”之毒久矣!

    很久以前,有一句广告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希望真的不是一句广告语。

    现在,我们的学校开始改变,我们的家长却不愿意跟上!

    但愿不久的以后,真的可以人人有奖,人人做官,则世界大同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