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拥有“赞赏”的能力

(2011-12-14 04:52:25)
标签:

拼养

育儿

养育男孩

赞赏教育

五岁男孩

分类: 当懒妈碰到懒儿

    让孩子拥有“赞赏”的能力



    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有的开朗大方,有的含蓄内敛,可是,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得到表扬的,哪怕是你很棒”、“你真行”、“你很乖”这样的泛泛之词,也会让孩子心情愉悦。
在孩子们的心中,赞赏是长辈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对自己行为的认同,那么,来自同伴的赞赏对孩子有没有作用呢?

    几个男孩在一块儿游戏,总是离不开刀枪剑戟,妈妈们没收了孩子手中具有危险性的武器:坚硬的木棒、尖锐的长剑等等。笑笑一直想搞特权,懒妈要没收时说:“妈妈,我自己去放好。”一转眼又拿出来玩了。一而再挑战权威,懒妈终于板下面孔:“马上放好,否则妈妈就要扔掉,永远都不能玩了。”

    笑笑心不甘情不愿,也只得去放好,CC蹦蹦跳跳过去拿过武器:“笑笑妈妈说要扔掉,我把他去扔到楼下。”武器可是笑笑的挚爱,看到CC要把它们扔掉,不依了,与NN同盟孤立CC,CC很伤心要回家。

 

    妈妈们此时升格为法官,开庭审理,原告CC呈请:“笑笑与NN说我不好,他们都不跟我玩。”

    被告笑笑申诉:“CC不乖,要扔我的玩具,我们不要跟他玩了。”得,被告变原告了。

    原告亦有情上呈:“笑笑不乖,笑妈说不可以拿金箍棒,他还一直拿着玩。”原来如此。

 

    水落石出,案情明白,这下孩子们该好好玩了吧,可是CC还是赌气,不肯玩,CC妈妈灵机一动:“笑笑,你试试看,表扬CC一次。”笑笑在面子与朋友中权衡了片刻,决定试一次:“CC,你真好!我们还是做好朋友,一块儿玩吧。”没想到,CC笑逐颜开,马上又加入了同伴们的游戏。   

    孩子游戏中争执不断,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事后想想一环扣一环,皆由理可循,当时可不是那么容易判断的,妈妈们在几次交锋后才想明白:哦,原来——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妈妈们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态度:刚开始CC扔玩具的时候,CC妈妈批评了CC,让笑笑与NN认为CC不是好孩子,而懒妈对笑笑的态度,又让CC判断笑笑的举动是错误行为。而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词:“赞赏”,被妈妈们遗忘了,又被孩子们捡回来了。

   

    这个事件对懒妈的触动很大,五岁的孩子不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开始观察、学习成人的处事方法,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人、事,以他人的判断作为正确与否的标准,而我们大人,习惯了用“批评”来表达自己态度,这样强势、武断的方式,只能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陷入人云亦云的境地;更糟糕的是,孩子的思维方式,不是以阳光的、积极的、正面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世界,而是凡事从消极的、对立的、极端的方面去理解,失去了自信与公正。

   赞赏”,正是一个契机,我开始试着让笑笑也学会“赞赏”,用诚挚的态度赞赏家人:“奶奶,你烧的菜真是好吃极了。”在争执的状态中赞赏朋友:“皮皮,你真聪明,能想到这么绝妙的主意,能让我也玩一下吗?”赞赏自己的努力与进步:“笑笑真是太了不起了,今天跳绳表现很好,已经不会绊到绳子了。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外来的赞赏给予孩子的是激励,孩子本人的赞赏则能积攒心灵的力量,再把赞赏传送出去,“赞赏”已经成为了一种美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