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淡的父母之爱不少一分

(2011-07-03 10:30:16)
标签:

我的父亲母亲

原创

特别的爱

命运的赐予

情感

 

 

 

感谢平淡的父母之爱

经常看到一些写父爱母爱的文字,为里面那或高大如山,或深沉似海的爱而深深感动和震撼。相比之下,我也常为自己感到遗憾。因为当我试图在生命的内存中搜索父母之爱的印记时,我却发现,父母给予我的爱,是朦胧的和模糊的,远不及那些文章所描摹的那般丰盈充沛,刻骨铭心,痛彻心扉,因而更多的时候我只能做一名沉默无语旁观者,远远的欣赏那一处处亲情的盛景。

所以,我不曾写到过父母的爱,或者说面对这样的命题一直以来都无从下笔。

记忆中,我的父母除了提供给我们生存的必需品之外,似乎再无其它。他们也满足于这样的方式,渴了,有你的水喝,饿了,有你的饭吃,冷了有你的衣穿,发烧了,领去打针拿药便是。上学了,好,供你上,但如果自己不争气,那就下来吧。他们从不刻意地为你去做什么,投其所好地表达什么,一切顺其自然。

因为出身的原因,在他们最美好的年华里,失去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所以他们学会了顺从和认命,随遇而安,沉默寡言,羞于应酬。他们是传统的农民,却又那么的固执的反着传统。他们坚强、隐忍,辛苦的劳作,这与置身阡陌之中的父母们别无二致。然而他们又不能和大多数平凡的父母那样“循规蹈矩”,因此而屡遭外人的诟病。

他们尚简,最受不了世俗的繁文缛节,他们是低调的,不拘小节的,甚至说是寒酸的。比如,他们的儿女婚事都从简,不跟对方提任何的条件。80年代大姐结婚,没有收贺礼,没有摆酒席,一挂鞭炮便是所有的仪式,这在常人的眼中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为他们赢得了不少的明嘲暗讽。其他的孩子也大抵如此。子女成家后,来便来,去便去,没有牵肠,没有唠叨,没有大包小包,一切都靠自己。

这是心性当中最为根深蒂固的特质,溶在血液中,无法消解,无法改变。

所以我常常陷入深深的失望之中,经常为此烦恼着,怀疑着。实在忍不住就会向他们抱怨倒苦水,每每言词过激之时,令他们黯然神伤。过后,我总是后悔,为自己的鲁莽。他们都60多岁了,还要这样去讨伐他们,让他们伤心吗?心里怎不知他们为了生活和家庭承受了多少的不易,无奈和无助,还能要求他们什么呢?别人经历虽然感人至深,那需要付出怎样昂贵的代价呀,那些狰狞的命运将生离死别,横遭不幸与磨难生生推到眼前。应该庆幸,自己没有经历那些深重的灾难和困苦,才会觉得父母给予自己的爱有几分的逊色,几分的暗淡吧。

岁月渐深。我便不再追问。仔细想过,渐渐明白,这么多年,生活虽然平淡无澜,却也平静平安。这难道不是仰赖父母的恩赐吗?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坚强、忍耐,遇事要靠自己,知足常乐,不与人争,这还不够吗?平平安安的走过这么多年的风雨人生路,还奢求什么呢?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我所拥有的爱一点也不比别人的少,甚至更多吧。

愿父母们都能岁月静好,平安度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麦黄麦黄
后一篇:喜欢林荫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