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白马江湖 |
文:白马晋一
【一】
《西游记》第六回,孙悟空未受邀蟠桃盛会,便负气反下天庭。玉帝接连派了几波人马,战局始终未见起色,这下,该轮到灌江口二郎神出场了。
二郎神乃是玉帝的“便宜外甥”,玉帝的妹妹当年思凡,同下界一位出生卑微的杨姓书生擦出爱情火花,便诞下了二郎神。玉帝端坐高位,也担心别人说他徇情枉法,因此一直是反对这门亲事的,故而二郎神同舅舅的关系一直不太好。
当然,有人要找玉帝的麻烦,作为外甥,二郎神终究要出手的。
只见他立于花果山上空,高傲地看了缉妖大队长李天王一眼,道,我与这泼猴单挑,你们别出手,压着阵脚看热闹即可,当然,有件事还是要做,“只请托塔天王与我使个照妖镜,住立空中。恐他一时败阵,逃窜他方,切须与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
同样,五百年后另一场缉妖大战中,李天王就曾用照妖镜照住牛魔王本相,副将哪吒一鼓作气,便将作乱的火焰山妖王一举拿下。
由此可见,照妖镜便是除魔人降妖的通配了。
【二】
神话世界里,铜镜(古镜多为铜制品)为何具有除妖魅的功能呢?
《本草纲目》曾有收录这样一段记载,
可见,铜镜属性为“金水之精”。这个比较好理解,青铜乃金之本质,明亮镜面又光滑如水,青铜之质能抵挡煞气,明亮镜面能将煞气驱走。正因如此,古时候一些捉妖的道士在乡间跑业务,腰间系上铜镜似乎是标配,(“常背铜镜,邪魅不敢近,自见其形,必反却走转”,《抱朴子》)。这里的铜镜,大抵便是低配版的照妖镜了。如是形象,在影视作品里也多有呈现。
当然,由于铜镜能驱魔止煞,于是便有了“古镜如古剑”的说法。譬如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就曾留下“我闻照妖镜,及于神剑锋”的诗句。再看《西游记》剿除牛魔王章节,李天王联合缉妖,天王高举照妖镜,哪吒挥舞斩妖剑,这就有些双剑合璧的意味,在强势攻击下,留给牛魔王的,只剩下伏法一条路了。
【三】
照妖镜的传说,自然不是《西游记》独有。
《太平广记》曾收录物怪小说《古镜记》,相传为隋朝人王度所作,大抵便是关于照妖镜的专著了。里头有这样一则故事。王度有位土豪朋友,新纳了一名奴婢,名叫鹦鹉,有异于常人之貌。王度大概因为职业习惯,便拿起铜镜遥照一番。鹦鹉见镜里寒光,竟叩首流血,王度心里已知一二,便要将她拿下。鹦鹉伏拜于地,凄声道,妾身本为华山府君庙前长松下千岁狐狸,本无害人之心,今为铜镜所伤,难免一死,但求“希数刻之命,以尽一生之欢”。王度觉得鹦鹉乃性情之妖,敬酒一杯。狐妖饮罢,长歌起舞,“宝镜宝镜,哀哉予命,自我离形,于今几姓,生虽可乐,死必不伤,何为眷恋,守此一方”。嘉宾皆为动容。鹦鹉歌讫再拜,亡于地,
狐妖鹦鹉虽修炼千年,但在神话世界里,此等道行尚算浅薄,在照妖镜面前自然不堪一击,而在《西游记》里,孙悟空、牛魔王堪称三界数一数二的大妖,照妖镜只能照其本相,无法形成物理性杀伤,故而还需强人配合缉拿,诸如二郎神、哪吒等。
【四】
照妖镜不仅能行使除妖功能,之于持有者,也具备祛病的效用。
同样是那位翦除狐妖的王度,《异闻记》也存有记载,“隋时王度有一镜,岁疫令持镜诣里中,有疾者照之即愈”。又如《樵牧闲谈》里,曾记载五代十国时期,有位叫做张敌的人物,曾获有一镜,“光照寝室如烛,举家无疾”。正所谓一人持镜,全家安康。
那么,照妖镜缘何具有祛病功效呢?
《西京杂记》如下解释,“人疾病照之,可见肠胃五脏,则知病之所在”。古时又认为疾病乃邪气侵凌五脏六腑所致,照妖镜能透过体表,使邪气暴露无遗,自然有清除之功效。
反观前述的狐妖鹦鹉,大抵因为妖魅化身,邪气尽存五脏之中,为照妖镜所摄,死于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