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白马江湖 |
文:白马晋一
前文提及,在观音姐姐的督促和引导下,取经团最后一块拼图终于完成。但促成拼图的形成其间,却也发生几件趣事。不得不谈!
第一件事,发生在取经团初到流沙河。且看原著,“师徒们正看碑文,只听得那浪涌如山,波翻若岭,河当中滑辣的钻出一个妖精,十分凶丑,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不用说,这个妖精便是沙僧,前天庭卷帘大将。
问题来了!姐姐让他安心等取经人,届时递交“入队”申请即可。敬个礼,握个手,其实无需太多周折。可沙僧为何偏偏要制造一场误会呢?他当真不识取经人?他脸盲?肯定不是!
很明显,他是想借一出意外的暴力事件,然后,观音姐姐适时出面调解并引荐。唐僧啦,沙僧这个同志不错,我看行。如是,建立自己未来在这个团队里的自我价值定位。沙僧的心态,我们可以理解。先前龙盘山水涧处,白龙马的手法,如出一辙。可惜的是,沙僧此番动静,姐姐却并没有配合的意思,仅仅遣来了座下木叉出面调解(看吧,一次又一次地被领导忽悠,玉帝如是,姐姐亦如是。沙僧三观估计要奔溃了)。
第二件事,就非常有意思了。
沙僧要抢唐僧,自然有人要跳出来,“护驾”嘛。谁?八戒。“八戒放下担子,掣出铁钯,望妖精便筑,那怪使宝杖架住。他两个在流沙河岸,各逞英雄。这一场好斗。”
但沙僧是个有故事的聪明人,也懂得自我保护,打了一会,即钻入自己的主场,流沙河底。八戒不依不饶,仗着前“水军元帅”的余威,尾随着入水砸场子。又是一通好杀!
有意思的问题出来了!
这两哥们都曾在天庭任过职,而且也都曾参加过蟠桃会上。即便没有划过拳、拼过酒,但点头这样的事,应该是有。那么,此时为何却要大打出手?或有一种可能!他们互相不识对方!
其实这很好解释。这两哥们做了玉帝立威的棋子,哐当一下,人生从天庭跌落,脸着地了。八戒原是猪妖,这一落地,打回了原形,“卷脏莲蓬吊搭嘴”(之前在天庭任大元帅一职,个人形象要有,大概始终以人相露面)。沙僧呢,更不用说了,被玉帝的“小李飞刀”搞得跟“大姨爹”一样,七日一周期来回折腾,硬生生整成了“红发乱蓬松”模样。
互相看对面的脸,长得跟“车祸现场”一样,妖精的标配。两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似乎不奇怪了!
但解释,却不全是这样。何出此言?
其实啦,在冷兵器时代,打架是很有意思(尤其在说书人口述里)。
往往要人前一站,手往腰上一叉,呔,鼠辈,我乃“阉人”张翼德是也。
另一人拿着喇叭回敬道,臭不要脸的,识得哥哥我常山赵子龙不?
也对。
古时没有实质上的微博、微信以及其他互联网工具,不自报家门,没人认识你。你一喊,赢了,围观群众口口相传,名声就出来了。一不小心就成了“网红”。输了,至少也有人收尸,土上还能立个牌,有名有姓那种。
当然,西游体系下的神仙(或妖怪)打架,似乎也搬了这个传统。
且看原著!
只见那怪(沙僧)道,“(玉皇大帝)亲口封为卷帘将,灵霄殿前吾称上,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看吧,沙僧已经自报家门了,个人信息交待的非常详实准确。
可八戒的态度呢,按理应该放下钉耙,借歩上前握手道,同志,你好、你好,误会、误会,这是我的名片。可惜的是,同志的握手场面没有出现,相反,八戒双手举起兵器,大喝道,“你这泼物,吃你祖宗这一钯!”
同样,当八戒自报家门时,沙僧给出的反馈是,“看你那个锈钉钯,只好锄田与筑菜”。要知道,就是这个被沙僧称呼为“锈钉钯”的破物,在后来妖精举办的兵器大会上,大发异彩,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
妖精识货,跟着玉帝混了多年的沙僧却不识货?而通过先前的个人信息交换,双方身份应该已是相当明朗了。
对方是谁,其实早已心知肚明!
当然,可以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八戒和沙僧在踢“默契球”,互相配合,作秀。
但在系列前文,我们已经做过综述,猪、沙二人虽均为玉帝派遣下界的眼线,但均属于单线联系,彼此并无情报互通。因此,“踢假球”、“搞假唱”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很可能是第二种解释。
要解释原委,我们不妨把孙悟空蟠桃会打砸至取经成行这五百年间(实逾六百年)天庭发生怪现象串联起来。答案就出来了。
几件案例。
第一件,孙悟空官拜弼马温,干着不爽,摔了玉帝家的门。门卫态度是怎样的?
“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
这在心理学上,可以成为“从众效应”,大家都想当看客,工作主动性差,谁也不想担责任,也不愿趟浑水!放大来看,天庭部门之间磨合力很差。御马监的事,不归安保部门管,他们不想管,也不愿管!
第二件,托塔李天王奉旨剿猴,先遣派了巨灵神,吃了败仗,天王的第一反应是“这厮锉吾锐气,推出斩之”,在未排查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就拿属下出气。这说明了什么?神仙干部官僚作风严重。但后来砍头没有?当然没有!这又是号令不行。当然,后来十万天兵拿不下花果山,也有这个原因!
前两件串在一起,就是第三件了。猪、沙大战这个案例。
天蓬、卷帘同为前天庭同僚,流沙河一照面,其实也都知道底细的。为何一点旧情谊也没有?很明显,恰恰说明了天庭神仙尤其是中高层神仙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官僚情绪,互刷傲娇感,互看不顺眼,甚至互相倾轧。部门之间,更是如此,协调性极差。
我们可以做个想象画面!
沙僧同志寻思着,你猪八戒一个猪妖,有什么资格当水军元帅,手下那八万水军,完全是“吃空饷”的角色,拿着天庭津贴,屁事也不干,成天在天河边打牌,还污染水资源。八戒呢,也不太爽沙僧。你一个替玉帝开车门端尿壶的,还自以为是,大言不惭地逢人便讲,“值殿曾经众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站在领导旁边,还真当自己是干部?
这种情绪,后来在流沙河对战时,就很好地体现出来了。
当然,天庭神仙干部不仅作风懒散,而且相互不太待见,部门协调差。造成结果就是人浮于事、号令不行。拿到文件,你推我,我推你,你为难我,我为难你。这些,玉帝很清楚。
正因如此,五百年前玉帝才要借着孙悟空的打砸事件借题发挥,从源头(蟠桃)进行管控,大刀阔斧地动一动既有机制。譬如,蟠桃会后,玉帝推行了天庭版本的“更戍法”,驻守官兵在防区的走位并不是固定的(具体参见文章《天庭最神秘的轮防机制》)。这除了换防的考量,其中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让各部门动起来,有目的地加强神仙干部之间磨合和交流。
行文至此,不禁有读者要发问了。玉帝大刀阔斧地拿起“手术刀”给天庭进行体制整容,可有效果?当然有!这在原著五十一回就有明确提及。
当时孙悟空金兜洞遇阻,到天庭处询问可有神仙私自下界,空暇,喝了一口纯净水,和负责接待的许旌阳天师闲扯开来,“天上将不如老孙者多,胜似老孙者少,想我闹天宫时,更不曾有一将敢与我比手。”。天师的反应呢,意味深长道:“此一时,彼一时,大不同也”。且不说天庭干部综合素质提高多少,至少在工作态度上,肯定是端正了!
好吧,八戒、沙僧过节的原由,交待完了。但问题又来了。猪、沙二人抱在一起打野战之际,悟空又在做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下篇要谈的第三件有趣事情了。
独特视角系列解读文章《西游有料》(《西游其实是个局》,作者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基于原著资料逆思维推理,采用另类手法解构神话故事背后的权谋性故事(另,本系列仅对原著情节进行解读,和现实中宗派无关,望区分)。作者微信公众号:白马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