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报业的创新说多了,也难免忽视中国报业目前的客观现实,就是绝大部分报纸目前还没有摆脱近百年来一脉相承的产品形式。忽视现实的创新是虚无的,像空中楼阁,因此,今天也想对报纸微观领域的内部整合发表一些意见与看法,报业创新首先需要内部的整合。
新闻、广告、发行是报纸工作的三个主体,三者缺一不可,这一点,任何一个对纸媒工作有点常识的人都是了解的。只是在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报纸媒体的管理者对三大主体工作的轻重把握和整合运作却显得尤为重要。
为什么要整合?大量的事实证明,不论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都要整合三者共同发力才能打造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纵观全国的报纸媒体,对新闻、广告、发行这三驾马车的重心把持无非是两种情况:一为“内容为王”,强调新闻工作是报纸工作的核心,整个报纸工作的各个层面都要以新闻工作为主,为新闻工作服务,如绝大部分党报将新闻导向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等都市类报纸,视新闻策划为报纸的生命,强调以好的新闻内容带动发行与广告回报等等;另一主流观点是“渠道为王”,强调发行是报纸工作的重中之重,认为没有好的有效的发行渠道,再好的新闻工作也是不够的,如《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等,其中《成都商报》还曾经大胆的提出了“二流的报纸、一流的发行”的口号。
站在更宽阔的视角审视全国的报纸媒体,我们会发现,两种不同的观点虽然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但却并不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不论是扛着“内容为王”大旗的报纸,还是高喊着“渠道为王”口号的媒体,虽互相之间打打口水仗,各自宣称自己的观点是代表报纸市场的主流观点,但这些媒体的操作在目前无疑都是比较成功的。倒是那些总是在“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两种指导思想中左右摇摆的媒体不是夕阳西下就是暮蔼沉沉。为什么?这说明一张报纸, “内容为王”也好,“渠道为王”也罢,都要将“新闻、广告、发行”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运作,意即资源整合。强调新闻为主,广告、发行就要全程配合,强调“渠道为王”,新闻、广告则同时要跟进。三者相对独立又完全统一,一旦各自为政,则难以弄成合力,内耗严重则伤了自身。资源整合也是目前处于劣势中的报纸媒体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