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撑
(2015-06-24 07:41:50)| 标签: 白万纲财经产融结合集团战略 | 分类: 集团战略 | 
战略需要四大支撑,文化体系,组织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和商业模式的支撑,那么对商业模式的支撑,怎么提高市场化水平,很多企业已经在这个上,开始思考,比如说绿城,我之前说了,绿城是最不注重市场化的一个企业,甚至比较偏执的注重产品力,结果呢,每次宏观调控,绿城输得最惨,那绿城怎么办呢,宋卫平发现,原来绿城在全中国品牌拥有很多深度粉丝,他们很认可绿城,怎么办,发展大代建,现在整个绿城收入的4/5,就是来自于代建,甲方出力,甲方出钱,甲方搞定关系,我绿城就是设计产品,组织施工,然后组织营销,然后从中高比例分利。把绿城善于干产品的优势,极大化的复制出去,输出出去,这就是一个经典的商业模式的调整。
集团公司如何对子公司商业模式进行顶层管理,提高市场化水平是一方面,提高资产利用率更是一方面。比如说复星集团,现在怎么干地产呢,复星首先组建房地产产业基金,复星在房地产产业基金当中出5%到10%,剩下的LP出95%到90%,我们就以出得比较大为例,复星组建一个100亿的房地产基金,复星最多出10亿,他的伙伴们出90亿,然后拿着100亿去开发房地产项目的时候,银行视同你的自有资金,配套75%的贷款,配套贷款300亿,这就变成了400亿了,但是你们知道复星只出了10个亿,我们还是按10%还不是5%出,但是复星现在最恶心的做法是,拿这400亿再去做母基金,把400亿化身为40个10亿,再组建母基金去做房地产开发,可以说,现在我们企业在提高资金利用率上,手段已远远不是那种简单企业可以理解的,看不明白了,他怎么可以这么做,这就好象我之前讲华南城融资租赁一样,这种古怪手法都可以玩得出来。
基于现有平台的创新,怎么把现有平台拔高。比如说万科的小股控盘,事业经理人,这都是经典的对现有理念的创新,原地没挪窝,一下子公司档次上了一个台阶。那么我这里举了一个广州一小时生活圈的概念,用时间定义空间距离,借助现有手段,用时间消灭空间,寻求流通创新,加快经济节奏。所以广佛一体化,广东与周边若干周边城市一体化,使得整个广东城市圈的房价接轨,交通接轨,设施接轨,发展空间接轨,就全中国优先打造一小时生活圈,可以说广州做得最成熟,现在这个广州一小时生活圈,已经扩展到深圳一小时生活圈,广东一小时生活圈,两圈融合,效果现在越来越好。西安路港,是放在陆地的,中国内地的一个大陆港,内陆港,然后呢,向西对接一带,向东对接若干自贸区,形成与西安空港,西安高铁,大对接的一个服务体系。大大的提升了区域开放水平,已经是欧亚铁路二号线上的四个一类商品的口岸,牛肉等等,一类商品的口岸,下一步就除了新疆以外,可能会形成最多的一类口岸的,应当是西安路港,重庆都没法与之相提并论。而新疆的口岸越多,对等的口岸其实最大的获益者是西安路港,所以有时间,我建议你们去看看西安路港,印象格外深刻。
再者是组织体系的调整与变革,那么围绕着战略思考,战略规划,战略执行,战略审计,我们分别思考我们组织怎么建设得更好,部门职责如何建设得支撑组织。那么避免组织变革上的若干误区,在组织调整上,我们形成四个核心,集团架构调整,治理架构优化,总部功能重构,组织协同机制,这四点就把组织调整全部说清楚了,到底是采用母子公司制,还有母公司子集团孙公司制,还是母公司区域事业部制,还有治理架构优化,总部怎么变机关型总部为职能型,专业型总部,最后组织如何协同。
有了这个以后,人力资源体系的变革,也是透过这个层面来思考。那么人力资源的规划,招聘管理,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激励,这几个方面,我们把握住一个要点,龙湖说得好,一个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本质,是人才链的断裂,首先是人力资源供应链断裂,导致资金链断裂,所以房地产企业,他是个大甲方,城投企业是个大甲方,较少自己实业化完成,很多都外包,自己更多的时候是政策的获取者,资金获取者,建设的组织者,所以如何构成一个连贯的人才链,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很多城投企业发现,一个是先有子,后有母,子公司的很多人不听你的调遣。另外就新型城投企业,是带着老城投,创新出很多原先没有的业务,比如说原先我就是地产开发商,现在变成了社区运营商,服务商,原先我就是一个一级土地整理者,再具有区里面的土地收储中心的职能,现在我变成了一二级土地联动,结果很多城投商发现,新附加职能的相应的能力,我不具备,人才我不具备,所以那些我设计了,但是我搞不定。比如说宝龙集团,也在学习大万达模式,有影院,溜冰场,酒店,百货,但是宝龙的人不够,经营不好,怎么办呢,宝龙现在是大宝龙集团,然后影院子集团,溜冰场子集团,百货子集团,酒店子集团,所有酒店,所有专业化子集团就是靠和每一个宝龙吵架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各个板块专业化利益怎么协同,说不清楚,因为宝龙里面真正做过大综合体的人少,理解不了。
再来就是企业文化的调整与变革,企业文化上,我建议大家把握三个高点,一个是把握刘惠文总,就是泰达的这种风格,反向指挥政府,不是一味的听政府的话,而是把我的概念,把我的意图销售给政府,这是城投文化的调整的第一个基点。第二个基点,变理解市长、市委书记为理解城市,城投不要过于强调你的市场化,你的市场化是个泛概念,你的主阵地还是城市,怎么理解城市的发展,城市与你之间的相关度到底在哪里。第三个,特别特别强调,就是城投企业现在看来,最糟糕的就是最后一公里的经营,产品的定位,产品力,销售,物业持有和资产证券化,前面的搞定政府,搞定规划,融资,找到伙伴,产品定位,大面上都还可以,往后往深里做,最后一公里,往往做不好,所以城投类集团也有一个从文化上,由类投资模型,类投资模式,搞定项目模式,走向搞定经营模式,从经营里面来获利,这个恐怕是城投文化调整的三个要点。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