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商帮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标签:
财经白万纲产融结合集团管控 |
分类: 集团战略 |
小企业的薄弱不是因为小,而是因为孤立,一旦小企业像蚂蚁一样成了一群,其规模产生的力量,将远远大于“1+1=2”的效果,产业集群成就了浙商商帮的“蚂蚁雄兵”。
全球50多万种商品,在浙江能买到30多万种,而且价格便宜得让人难以置信!比如上海七浦铺路10元3双的白色棉运动袜,在浙江义乌只卖0.7元;100支装的双头棉签在上海家乐福卖1.2元,在义乌只卖0.19元;牙刷,最新保健型、窄头、牙刷毛带波浪形的,100支外配一个很好看的塑料手提包,15元;在上海要卖到100多元的洋娃娃,在这里只卖10元……相同质量的商品,在义乌批发要比其他地方便宜50%甚至更多。价格的杠杆,为义乌小商品撬动着全球市场蛋糕。
他们 为什么能如此低价?除了能供应全球,主要原因在于是,他们是“蚂蚁雄兵”,浙商商帮像蚂蚁一样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以经营各种小商品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无数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做同一件事,产生了强大的规模效应。
浙商商帮产业集群的所有生产要素的组合,几乎都指向一个目标——低价!其一、,产业集群内,由于企业上下游之间、配套企业之间同在较小一个不大的区域里,配套产品的物流成本低、速度快。其二、,配套企业之间熟悉,诚信度高,交易风险低,便于长期稳定合作。其三、,企业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一种产品增值的不同环节由不同企业来完成。比如台州杜桥镇的眼镜产业集群,与眼镜制造相关的镜片、镜架、绒布、眼镜盒、电镀、包装等,都由不同企业单独完成,都集中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各种配套运输不超过半小时。镇上与眼镜制造业相关的企业多达600多家。在浙江,一个村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一个镇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一个县、一个市更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这样的专业分工,致使成本极度降低。其四、,很重要的一点是,产业集群能使中小企业一开始就采用模仿的手段迅速投入生产,这容易使一个不起眼的产品和企业,在很短时间内做得很大。只要一个企业生产出一种新产品,如果市场销路好,整个产业集群的同类企业便会蜂拥而上,大量模仿生产这种产品,迅速扩大占领这一市场。
目前,浙江的许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专业生产基地。其中,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集群,产量、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均居全国第一,2007年,柳市拥有电器集团公司30多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356家,注册商标3661枚,规模以上电器企业年产值299.21亿元;诸暨大唐的袜业集群,2007年,生产各类袜子130多亿双,产量占全国的65%,全球的30%以上,完成工业产值330亿元;嵊州的领带集群,2007年,嵊州领带企业1100多家,生产领带3亿多条,产值10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80%、全球的33%;海宁的皮革集群,2007年总产值177亿元等。据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对全国近千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百佳”评选,其中浙江以三十六个产业集群入选而独占鳌头,占得“百佳”的近四成份额。
浙江产业集群大多都以一个村或镇为中心发展起来,集群内企业互相了解、信任,学习、交流频繁,大量信息、技术以及经验诀窍能得以在整个地区快速流动,从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在浙商商帮中,温州商帮享誉海内外,温州商人携以服装、鞋帽、电器等商品几乎走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在温商的大本营温州,产生了各种典型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了诸如“中国鞋都”、“中国锁都”、“中国皮都”等33个国家级生产基地。从温州的实践看,产业集群化发展,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可以降低“入行”门槛,激发创业热情。温商和浙江其他商帮相似,大多以轻工产业起家并形成主导产业,由于集群化发展,产业分工充分细化分,社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使原本相对较低的技术和成本要求更低。比如眼镜这样一个简单的产品,在温州细分为镜架、镜片、电镀、其他配件等,分别由不同的企业加工,这就使技术要求更加简单,成本投入更少,更容易入门创业。所以,温州人创业的热情高,中小企业多,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提高工艺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产业集群中,产业充分细分,一个产品的各个零部件分别由多个企业加工,加工的工艺技术更加专业。这种分工协作通过市场选择,迫使从事零部件加工的企业千方百计提高工艺水平,创新技术。
三是有效整合资源,取得低成本优势。一方面产业集群化形成的专业市场,可以使企业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国内、国际市场上产品的流行色和款式,调整自己的产品生产。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化形成了生产社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链,可以使企业大大降低产品研发、经营管理、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成本,从而获得产品的低价优势。
四是提升区域品牌效应,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随着产业集群程度的提高,产业获得的荣誉称号越来越多,国家有关方面对温州命名了33个产业生产基地。温州产业集群也创造了一批品牌,全市已拥有32个中国驰名商标、32个中国名牌产品、136个国家免检产品,16家企业集团跻身首届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温州许多轻工产业已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低压电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皮鞋国内市场占有率20%;西服国内市场占有率10%;金属打火机国内市场占有率95%,国际市场占有率70%;眼镜国内市场占有率80%。

全球50多万种商品,在浙江能买到30多万种,而且价格便宜得让人难以置信!比如上海七浦铺路10元3双的白色棉运动袜,在浙江义乌只卖0.7元;100支装的双头棉签在上海家乐福卖1.2元,在义乌只卖0.19元;牙刷,最新保健型、窄头、牙刷毛带波浪形的,100支外配一个很好看的塑料手提包,15元;在上海要卖到100多元的洋娃娃,在这里只卖10元……相同质量的商品,在义乌批发要比其他地方便宜50%甚至更多。价格的杠杆,为义乌小商品撬动着全球市场蛋糕。
他们 为什么能如此低价?除了能供应全球,主要原因在于是,他们是“蚂蚁雄兵”,浙商商帮像蚂蚁一样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以经营各种小商品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无数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做同一件事,产生了强大的规模效应。
浙商商帮产业集群的所有生产要素的组合,几乎都指向一个目标——低价!其一、,产业集群内,由于企业上下游之间、配套企业之间同在较小一个不大的区域里,配套产品的物流成本低、速度快。其二、,配套企业之间熟悉,诚信度高,交易风险低,便于长期稳定合作。其三、,企业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一种产品增值的不同环节由不同企业来完成。比如台州杜桥镇的眼镜产业集群,与眼镜制造相关的镜片、镜架、绒布、眼镜盒、电镀、包装等,都由不同企业单独完成,都集中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各种配套运输不超过半小时。镇上与眼镜制造业相关的企业多达600多家。在浙江,一个村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一个镇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一个县、一个市更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这样的专业分工,致使成本极度降低。其四、,很重要的一点是,产业集群能使中小企业一开始就采用模仿的手段迅速投入生产,这容易使一个不起眼的产品和企业,在很短时间内做得很大。只要一个企业生产出一种新产品,如果市场销路好,整个产业集群的同类企业便会蜂拥而上,大量模仿生产这种产品,迅速扩大占领这一市场。
目前,浙江的许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专业生产基地。其中,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集群,产量、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均居全国第一,2007年,柳市拥有电器集团公司30多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356家,注册商标3661枚,规模以上电器企业年产值299.21亿元;诸暨大唐的袜业集群,2007年,生产各类袜子130多亿双,产量占全国的65%,全球的30%以上,完成工业产值330亿元;嵊州的领带集群,2007年,嵊州领带企业1100多家,生产领带3亿多条,产值10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80%、全球的33%;海宁的皮革集群,2007年总产值177亿元等。据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对全国近千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百佳”评选,其中浙江以三十六个产业集群入选而独占鳌头,占得“百佳”的近四成份额。
浙江产业集群大多都以一个村或镇为中心发展起来,集群内企业互相了解、信任,学习、交流频繁,大量信息、技术以及经验诀窍能得以在整个地区快速流动,从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在浙商商帮中,温州商帮享誉海内外,温州商人携以服装、鞋帽、电器等商品几乎走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在温商的大本营温州,产生了各种典型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了诸如“中国鞋都”、“中国锁都”、“中国皮都”等33个国家级生产基地。从温州的实践看,产业集群化发展,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可以降低“入行”门槛,激发创业热情。温商和浙江其他商帮相似,大多以轻工产业起家并形成主导产业,由于集群化发展,产业分工充分细化分,社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使原本相对较低的技术和成本要求更低。比如眼镜这样一个简单的产品,在温州细分为镜架、镜片、电镀、其他配件等,分别由不同的企业加工,这就使技术要求更加简单,成本投入更少,更容易入门创业。所以,温州人创业的热情高,中小企业多,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提高工艺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产业集群中,产业充分细分,一个产品的各个零部件分别由多个企业加工,加工的工艺技术更加专业。这种分工协作通过市场选择,迫使从事零部件加工的企业千方百计提高工艺水平,创新技术。
三是有效整合资源,取得低成本优势。一方面产业集群化形成的专业市场,可以使企业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国内、国际市场上产品的流行色和款式,调整自己的产品生产。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化形成了生产社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链,可以使企业大大降低产品研发、经营管理、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成本,从而获得产品的低价优势。
四是提升区域品牌效应,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随着产业集群程度的提高,产业获得的荣誉称号越来越多,国家有关方面对温州命名了33个产业生产基地。温州产业集群也创造了一批品牌,全市已拥有32个中国驰名商标、32个中国名牌产品、136个国家免检产品,16家企业集团跻身首届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温州许多轻工产业已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低压电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皮鞋国内市场占有率20%;西服国内市场占有率10%;金属打火机国内市场占有率95%,国际市场占有率70%;眼镜国内市场占有率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