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雄兵(浙商民企集群化发展)

标签:
白万纲财经产融结合集团管控 |
分类: 集团战略 |
浙商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现代经济学认为,小企业薄弱不是因为小,而是因为孤立,一旦小企业成了群,其整合的效用,专业化程度,工艺的精致程度,都远远大于“1+1=2"的效果。“一县一品”、“一镇一品”,这种以地域集中、产品同一为特点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让浙江这个陆域面积全国倒数第二的资源小省,经济总量却能在全国排到第四。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它相关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
浙江的产业集群更多地被称作是“块状经济”,其最大的特色是以小搏大,小商品大市场,小区域大产业,小企业大群体,小资本大集聚,小政府大服务。严格来说“块状经济”是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准集群”,是处于较低层次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能在不大的区域内构筑一个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台州杜桥,与眼镜制造相关的镜片、镜架、绒布、眼睛盒、电镀、包装等等,都集中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各种配套运输不超过半小时。仅在杜桥镇,与眼镜制造业相关的企业就达600多家。在浙江,一个村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一个镇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一个县、一个市更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随着块状经济不断演变和发展,其空间分布已从最初的以“一县一品”和“一县多品”为主的县域型转向跨县域型和市域覆盖型等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形态,产业间相互融合渗透的趋势更为明显。
外界说,浙江是老板的“摇篮”,这个“摇篮”,在浙江省内就是分布在各地的产业集群。一个集群有成百上千家企业,也就有成百上千位老板,从这一意义上说,产业集群也就是“老板集群”,浙商商帮创造了浙江产业集群,反过来产业集群也成就了浙商商帮。
从经济规模看,块状经济占浙江全省工业的半壁江山。根据浙江省经信委《2009年浙江省块状经济调查报告》调查统计显示,截止2008年,浙江全省共有年销售收入10亿以上的块状经济312个,实现销售收入2.81万亿元,出口交货值6122亿元,从业人员831万人,分别占全省工业总量的54%、62%和56%。块状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浙江省已经获得了如宁波服装、绍兴纺织、永康五金、温州皮鞋、嵊州领带、瑞安汽配、安吉椅业、义乌小商品等240余个特色鲜明的全国性产业基地称号。
在312个块状经济中,年销售收入在50亿元以下的有176个,占总数的56.4%;销售收入在50亿-100亿元的有64个,占总数的20.5%;销售收入超百亿的有72个,占总数的23.1%,其中销售收入100亿-200亿元的有46个,200亿-500亿元的有19个,超过500亿元的有7个。
在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26个块状经济中,生产单位超过1万个的有义乌小商品、长兴纺织、诸暨袜业和永康五金;从业人员在10万人以上的有萧山纺织等6个,其中义乌小商品从业人员达40万人左右。
从区域布局看,主要分布在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地区。2008年,在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82个拥有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块状经济,占总数的91.1%。全省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地区。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块状经济的总量规模排在前5位的是宁波市(5172亿元、占全省的18.4%)、杭州市(4643亿元、占全省的16.5%)、绍兴市(3559亿元、占全省的12.7%)、温州市(3348亿元、占全省的11.9%)和台州市(3247亿元、占全省的11.5%),以上5市块状经济总量规模占全省的71%,以下依次是金华、嘉兴、湖州、衢州、舟山和丽水。
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块状经济个数排名前5位的为台州市(共45个)、温州市(共41个)、宁波市(共39个)、杭州市(共36个)、嘉兴市(共32个),以下依次为金华市(共30个)、绍兴市(共24个)、湖州市(共23个)、衢州市(共20个)、丽水市(共16个)、舟山市(共6个)。
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块状经济的就业人数排名前5位的为温州市(共172.21万人)、金华市(共118.38万人)、宁波市(共116.65万人)、台州市(共102.56万人)、绍兴市(共88.66万人),以下依次为嘉兴市(共84.02万人)、杭州市(共82.18万人)、湖州市(共36.02万人)、丽水市(共12.63万人)、衢州市(共11.01万人)、舟山市(共6.52万人)。
从各县(市、区)情况看,按块状经济总销售收入进行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依次是:萧山区、绍兴县、诸暨市、镇海区、温岭市、慈溪市、永康市、北仑区、乐清市、余姚市。按块状经济吸纳就业人员进行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依次是:瑞安市、义乌市、慈溪市、诸暨市、乐清市、永康市、龙湾区、萧山市、绍兴县、余杭市。
从产业结构看,涵盖面广但以传统产业为主。从行业内块状经济分布数量看,块状经济分布数量超过10个的行业有15个,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内块状经济分布数量最多,达到35个,其次为通用设备制造业,有33个,位列第三的是纺织业,有29个。总体来看,轻纺和机械等传统产业仍是浙江块状经济的主体。具体到中小类,浙江省块状经济产业涵盖面更广、细分程度更高。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包括电线电缆、电磁线、蓄电池、电光源、电子电器、输变电、工业电器、电机、家电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包括汽车及配件、摩托车、汽摩配、船舶及修造等;纺织业,包括丝绸、针纺、家纺、花边、羊绒、纺丝、经编、贡缎、无缝织造、绗缝家纺、产业用布等;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包括纺织服装、针织服装、羊毛衫服装、童装、袜业、领带、线带、制鞋等。
从销售规模看,行业内块状经济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行业有9个,超过1500亿元的有6个。其中纺织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内块状经济销售收入分别为5723亿元和3146亿元。
由于随着外部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块状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2005年,块状经济总量规模居前几位的产业依次是: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到了2008年,块状经济的产业规模排序有了明显的调整,排名上升的多数是装备制造业,电气机械、交通运输、通用设备和金属制品制造业已在前5位产业中占了4位,石油加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上升至第7位。总的看,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化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密集的轻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这一变化符合经济社会消费需求结构和阶段的变化,这也说明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积极效应正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