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般的集团组织架构

(2014-10-28 07:28:55)
标签:

白万纲

财经

产融结合

集团管控

分类: 集团管控
集团是指以一家企业为核心,通过控、参股等资本纽带联结成的,多层次、多法人的企业联合体。最上面的,持有其他下属公司股份的出资公司就是常说的母公司,下面有若干子公司、分公司、事业部。母公司和总部并不总是一码事,母公司是出资者的概念,总部是管理者的概念。
如果母公司把出资的下属公司委托给外部公司,比如把修好的酒店委托给喜来登,喜来登就是总部(管理角色),母公司只是出资角色。如母公司不仅出资,同时还进行管理,就是母公司,总部两角色一肩挑。
母公司不等同于总部的情况
80%的情况下,母公司等于总部,但是在20%的情况下母公司并不等于总部,那么在何种情况下母公司并不等于总部呢?请看以下两种情况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一般的集团组织架构


1、总部比母公司小
有些母公司本身是搞实体业务的,母公司里面还有运营、贸易等功能。母公司里面那些搞纯粹形而上、战略性的,不和实际业务接轨的职能部门和管理者们构成总部。而母公司内那些搞实体业务的部门和人,本质上它只是寄居在母公司体内的一个事业部而已,这时总部比母公司小。
一般的集团组织架构


2、总部比母公司大
很多集团的母公司下面有很多子集团(事业部),子集团只是专业化或区域化管控孙公司,不做实际业务。这时该集团的总部事实上是母公司及子集团或事业部的加总,就好象中国的母公司是人民代表大会,但是总部其实是国务院加各个部委加各个省委省政府。
这时候可以把各个集团或事业部看成总部的派出机构,专业化或区域化派出机构,这时总部比母公司要大。
一般的集团组织架构


两种情况的利弊
1、如果认识不到第一种情况,就会在设计母公司各个部门和职能时过于宏观,使得被一种理念绑架——母公司是务虚的,不涉及具体操作。所以对母公司中具体运营事项束手无策,视而不见。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错误的认为母公司也是搞经营的,子公司也是,所以二者之间不能干预过多,应该是两个平等法人之间的关系。
2、如果认识不到第二种情况,忽略了很多集团里面,母公司加事业部或子集团共同构成一个总部这个事实的话,就会严重地把母公司和子集团对立起来,变成母公司里面也要设房地产管理部门来管理房地产子集团,设立钢铁管理部门来管理钢铁子集团。其实一个母公司下面的钢铁、房地产、纺织子集团是母公司里的专业管理办公室,相当于专业化管理办公室。
为何母公司不宜有实体业务?
    此外,集团母公司应该做总体调控,是个宏观管理、制度设计中心,其自身并不亲自做实体业务,并不涉及具体的采购,研发,制造,即使涉及供应链,营销,品牌等工作,应是战略性的、宏观设计型的。对于母公司里面还有实体业务的情况,其实也存在很多问题:
 母公司在做好自身实体业务的同时,腾出手来时,才去管理和协调各个子公司。如果腾不出手,各个子公主要靠自身的自觉和约束;
 母公司即使在自身实体业务和其他子公司之间尽力均衡,也往往被认为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导致母子情绪冲突和对立;
 母公司决策层,经营层往往既要负责自身实业业务,还有负责其他子公司,无法设立合适的目标,无法正确评价;
 母公司较难突破自身的业务特征和管理经验,往往用自己的主业经验去管理其他多个多元的,和母公司的主体业务并不相同的业务,但往往削足适履,水土不服。
还容易导致管理混乱:
 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关系无法正常,出现长子代父现象,弄乱集团关系;
 母公司决策层、经营者只能勉力管好自身实体业务无暇照顾其他业务,而管好集团整体业务才是当初形成集团化发展的初衷;
 母公司主体业务发展的高、投入资源多,而其他业务发展不好,得到的资源和关注少;
 必须切出一个形而上的总部;
 同时也必须对子公司进行异于其资产关系的职能改造,有些职能被拿走,有些职能被置入。
李先生,结合母公司的类型来理解,相信您应该对今后母公司的定位和调整方向有一定的想法了。
一般的集团组织架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