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战略的执行与要点(三)

标签:
佛学白万纲财经产融结合集团管控 |
分类: 集团战略 |
你们知道现在财务管理技术牛到什么程度了吗,比如说很多世界500强现在引入了财务快照,在讲财务开照之前,我再讲远一点,你们知道现在有很多老板多可怜吗,还在看下属报上来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这老三表已经毫无信息量了。有一天你前面有一个人嚼甘蔗,吐出来以后你再放到嘴里一嚼,说他妈的真馋,把甘蔗嚼得一点糖份都没有,这就是老三表。你看老三表的时候,前面的人已经把甘蔗嚼得一点糖份都没有,所以你再拿过来嘴里一嚼发现一点没有甜味,这就是我们很多老板干的活,还在看经过屡次综合加工统计和调帐以后的老三表,真正一个老板要知道,整个集团该怎么发展,应该每个子公司有3+N财务报表,3张主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还要有N张个性化的报表,再加上很多不同维度的管理报告,述职报告,上到总部来,由我们战略部,投资部,经营管理部,资产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综合在一起,把上来的各种文字的报告,数目字的报表,综合在一起,进行各种分析,如果有问题的话,到子公司去质询,最后拿出来一个,每一个子公司一份的,大一点的子公司7、8,上10页的一个经营分析报告,小一点的子公司,5、6页的经营分析报告,后面附有很多报表。老板爱看有看,老板不看,仅凭前面5、6、7、8页的文字,也能够对子公司长短扁宽肥瘦有深刻的认知。如果你们的老板脾气很急,性子很急,甚至你们第一页还要写一个纲要,如果老板说一切正常,老板就不看了,但是你得写。这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家,为什么指挥不灵,战略做完,战略一分解以后,完全找不着抓手,子公司里面不能呈现立体信息上来。
好了,再讲到刚才的这个西方目前采用的一种财务管理技术,叫财务快照,老板这个月财务分析完,或者这个旬,这个周开了一个办公会,发现有一个重大问题,就立即会要求财务部门把这个数据转印上来,结果就形成一种新的技术,叫财务快照,你们照过快照吧,宝丽来,一下就出来了,快照就是这个原理,什么意思呢?老板要知道几个数字,几个指标,然后呢,整个集团里,可以不完全统计,可以漏项,可以只统计到千美金或万美金,之后不要了。我只要知道有概数,大概方面,就知道这个趋势在变好还是变坏,老板不要知道元角分的,元角分我要知道干什么。我要知道万,十万就好了,大约在变好还是变坏,数目字是大还是小,增长高还是低。就只要老板要得到这个信息,他甚至可以每半天,如果不厌其烦的话,可以按每小时,半小时,甚至更短得到他所关注的这几个关键数字,为什么呢?信息系统不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为高管层进行服务,把数据,把流量,把动态抓取出来,分析出来,给老板资政,辅佐,辅助他决策的一个概念。所有的职能部门的存在的,几乎唯一的责任,就是辅助高管层决策。但是你们看到,我们现在对各种原始报告,信息的解读加工,非常非常弱,以至于我们很多老板被迫还在看老三表,这是财务人员的失败,也是会计人员的光荣,让老板继续看报表,重视报表,财务人员这方面最大的失败就是,忘记了财务是在数目字和管理之间的一个翻译,要把老板的语言翻译成财务语言,要把财务翻译成老板语言,很可惜,我们的这个支撑丢掉了。
战略就走得很艰难,所以每次做完战略以后,我最头痛的事就开始了,白教授能不能帮我们猎头,白教授,我们组织架构如何调整,白教授我们现在财务部门跟不上来,白教授我们各个部门,我太吃力了。战略做完以后,支撑完以后,战略的执行越简单越好,我提倡的是三个体系四个报告,经营计划体系,全面预算体系,计划预算控制体系,以及四个报告,经营分析报告,偏差改善报告,战略绩效报告和战略反思报告。三个体系统下来,四个报告推上去。三个体系,每年修编,每季度滚动调整,然后四个报告,每月都有。这样一来,就把战略管理动作化,例会化,例行报告化。
诸位,把战略拆解成经营计划,是一个很大的学问,最常见的是目标分解法,目标分解法呢,有把每人切割成碎肉之嫌,战略分解的过程当中,把战略的精髓丢掉了,各个部门都得到了经营计划和目标,但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最后分解成很多卑鄙的部门的工作计划,这是很可惜的一种分解。时序法,就短期做什么,中期做什么,长期做什么,前后兼顾,局部与整体兼顾,这是一种较好的经营计划分解法,但是具体到近期分解,中期分解,远期分解,很多公司往往又用的是目标分解法。还有逻辑法,就是因果链,一连串的因果链,今年做到的,要做到的十件大事,是明年要做到的十件大事的因,明年要做到的十件大事做完以后,是后年十件大事的因,这样因果链,这种模式我们发现,因为它的环环相扣性,这个计划落实得比较到位。而且每年的十件大事,是相当于战略与战术之间的传令兵,老板牢牢抓住这十件大事,就等于像一个磁铁,牵着土壤里的很多铁屑走了,你把土壤里的铁屑找着不可能,但是你拿着个磁铁,就能吸着铁屑往前走,所以老板找着战略抓手至为重要。很多公司战略一分解为经营计划,就好像把一大块冰糖丢到河里了,甜味都没有,没有抓手,战略变为各个部门乃至岗位卑鄙的日常操作。大家一定要知道,战略向下分解成若干卑鄙的操作容易,若干卑鄙的操作升华出宏难,绝对不会因为卑鄙的操作而自动形成对战略的实现。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谨防美人解剖为尸体。
还有一种经营计划的做法呢,是补缺法,我们今天是什么情况,未来是什么情况,由今天走到未来有哪些缺口,每一个缺口怎么去建设。还有里程碑法,每一年有十大工程,如果这个十大工程,这个方法和逻辑法结合,这个方法就比较好,还有倒退法,先做2020年要完成什么事,再倒退到为了2020年做到这么多事,2019年要怎么样,2018年要怎么样,倒推法。最后如何以上的做法做系统塑造法。目前一般我们业内,如果是给小企业做战略的话,往往采用目标分解法,大一点的企业做战略的话,做经营计划的话,往往采用逻辑法,补缺法,里程碑法,超大型企业,我们会采用系统塑造法。讲老实话,重视程度不一,资源配置不一,服务费用不一,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呢,都采用系统塑造法,不因企业小而简化,这里的简化,可能你觉得呢,因为企业小的话,用目标分解法和系统塑造法,看起来没有巨大的差异,你画过指头这么大的小人吧,在这么大的方寸之地画小人,最好的画家和最差的画家画起来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差异,但是别忘了他会放大,你在做规划的时候,做分解的时候,可能彼此没有差异,但是别忘了,他要操作的,其实是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战略上,我们建议采用大摇篮法,战略长考,长考呢,最长可以长考到多少年,松下的战略是300年战略,最近马云的阿里巴巴要上市了,站在阿里巴巴背后的孙正义重新又被我们发现,这个人好牛,我介绍一下,孙正义的公司叫软银,有很多人听过我讲软银的课,软银的战略是350年战略,是我们目前能听到的制订战略,时间跨度最长的企业之一,350年战略。如果你们有时间的话,看一本旧书叫《数字时代的英雄——孙正义》,能够看到这方面的很详尽的描述,很漂亮。战略长考再加10至20年战略前瞻,前瞻性规划,再加5年战略规划,再加近三年的商业计划,这样的一个战略的规划,我们认为呢,可能来得更为恰当,战略长考是一个,其实这里不是一个战略规划,它事实上是一个战略的框架性,一个原则性的说法,300年或者350年战略,长考,10到20年是一个相对较粗,但是仍然已经有的战略规划。5年规划,那没办法,可能本身上级要用,你也要报,不过这里特别记得,5年规划,内部目标可以定高一点,报给国资委的时候要往下挎,但是别忘了内部版本,别搞得泄密了,最后国资委一看,你们内部定得这么高,报给我们这么低,麻烦了。

好了,再讲到刚才的这个西方目前采用的一种财务管理技术,叫财务快照,老板这个月财务分析完,或者这个旬,这个周开了一个办公会,发现有一个重大问题,就立即会要求财务部门把这个数据转印上来,结果就形成一种新的技术,叫财务快照,你们照过快照吧,宝丽来,一下就出来了,快照就是这个原理,什么意思呢?老板要知道几个数字,几个指标,然后呢,整个集团里,可以不完全统计,可以漏项,可以只统计到千美金或万美金,之后不要了。我只要知道有概数,大概方面,就知道这个趋势在变好还是变坏,老板不要知道元角分的,元角分我要知道干什么。我要知道万,十万就好了,大约在变好还是变坏,数目字是大还是小,增长高还是低。就只要老板要得到这个信息,他甚至可以每半天,如果不厌其烦的话,可以按每小时,半小时,甚至更短得到他所关注的这几个关键数字,为什么呢?信息系统不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为高管层进行服务,把数据,把流量,把动态抓取出来,分析出来,给老板资政,辅佐,辅助他决策的一个概念。所有的职能部门的存在的,几乎唯一的责任,就是辅助高管层决策。但是你们看到,我们现在对各种原始报告,信息的解读加工,非常非常弱,以至于我们很多老板被迫还在看老三表,这是财务人员的失败,也是会计人员的光荣,让老板继续看报表,重视报表,财务人员这方面最大的失败就是,忘记了财务是在数目字和管理之间的一个翻译,要把老板的语言翻译成财务语言,要把财务翻译成老板语言,很可惜,我们的这个支撑丢掉了。
战略就走得很艰难,所以每次做完战略以后,我最头痛的事就开始了,白教授能不能帮我们猎头,白教授,我们组织架构如何调整,白教授我们现在财务部门跟不上来,白教授我们各个部门,我太吃力了。战略做完以后,支撑完以后,战略的执行越简单越好,我提倡的是三个体系四个报告,经营计划体系,全面预算体系,计划预算控制体系,以及四个报告,经营分析报告,偏差改善报告,战略绩效报告和战略反思报告。三个体系统下来,四个报告推上去。三个体系,每年修编,每季度滚动调整,然后四个报告,每月都有。这样一来,就把战略管理动作化,例会化,例行报告化。
诸位,把战略拆解成经营计划,是一个很大的学问,最常见的是目标分解法,目标分解法呢,有把每人切割成碎肉之嫌,战略分解的过程当中,把战略的精髓丢掉了,各个部门都得到了经营计划和目标,但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最后分解成很多卑鄙的部门的工作计划,这是很可惜的一种分解。时序法,就短期做什么,中期做什么,长期做什么,前后兼顾,局部与整体兼顾,这是一种较好的经营计划分解法,但是具体到近期分解,中期分解,远期分解,很多公司往往又用的是目标分解法。还有逻辑法,就是因果链,一连串的因果链,今年做到的,要做到的十件大事,是明年要做到的十件大事的因,明年要做到的十件大事做完以后,是后年十件大事的因,这样因果链,这种模式我们发现,因为它的环环相扣性,这个计划落实得比较到位。而且每年的十件大事,是相当于战略与战术之间的传令兵,老板牢牢抓住这十件大事,就等于像一个磁铁,牵着土壤里的很多铁屑走了,你把土壤里的铁屑找着不可能,但是你拿着个磁铁,就能吸着铁屑往前走,所以老板找着战略抓手至为重要。很多公司战略一分解为经营计划,就好像把一大块冰糖丢到河里了,甜味都没有,没有抓手,战略变为各个部门乃至岗位卑鄙的日常操作。大家一定要知道,战略向下分解成若干卑鄙的操作容易,若干卑鄙的操作升华出宏难,绝对不会因为卑鄙的操作而自动形成对战略的实现。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谨防美人解剖为尸体。
还有一种经营计划的做法呢,是补缺法,我们今天是什么情况,未来是什么情况,由今天走到未来有哪些缺口,每一个缺口怎么去建设。还有里程碑法,每一年有十大工程,如果这个十大工程,这个方法和逻辑法结合,这个方法就比较好,还有倒退法,先做2020年要完成什么事,再倒退到为了2020年做到这么多事,2019年要怎么样,2018年要怎么样,倒推法。最后如何以上的做法做系统塑造法。目前一般我们业内,如果是给小企业做战略的话,往往采用目标分解法,大一点的企业做战略的话,做经营计划的话,往往采用逻辑法,补缺法,里程碑法,超大型企业,我们会采用系统塑造法。讲老实话,重视程度不一,资源配置不一,服务费用不一,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呢,都采用系统塑造法,不因企业小而简化,这里的简化,可能你觉得呢,因为企业小的话,用目标分解法和系统塑造法,看起来没有巨大的差异,你画过指头这么大的小人吧,在这么大的方寸之地画小人,最好的画家和最差的画家画起来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差异,但是别忘了他会放大,你在做规划的时候,做分解的时候,可能彼此没有差异,但是别忘了,他要操作的,其实是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战略上,我们建议采用大摇篮法,战略长考,长考呢,最长可以长考到多少年,松下的战略是300年战略,最近马云的阿里巴巴要上市了,站在阿里巴巴背后的孙正义重新又被我们发现,这个人好牛,我介绍一下,孙正义的公司叫软银,有很多人听过我讲软银的课,软银的战略是350年战略,是我们目前能听到的制订战略,时间跨度最长的企业之一,350年战略。如果你们有时间的话,看一本旧书叫《数字时代的英雄——孙正义》,能够看到这方面的很详尽的描述,很漂亮。战略长考再加10至20年战略前瞻,前瞻性规划,再加5年战略规划,再加近三年的商业计划,这样的一个战略的规划,我们认为呢,可能来得更为恰当,战略长考是一个,其实这里不是一个战略规划,它事实上是一个战略的框架性,一个原则性的说法,300年或者350年战略,长考,10到20年是一个相对较粗,但是仍然已经有的战略规划。5年规划,那没办法,可能本身上级要用,你也要报,不过这里特别记得,5年规划,内部目标可以定高一点,报给国资委的时候要往下挎,但是别忘了内部版本,别搞得泄密了,最后国资委一看,你们内部定得这么高,报给我们这么低,麻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