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集团,尤需乱中求序的有效管控
(2014-07-09 00:23:32)
标签:
财经白万纲集团管控 |
分类: 集团管控 |
给纠结的疑问者:这种认识其实还是幼稚了,管控不是管和控而已,一个集团的管控一定是服务于其集团战略的,而且不是简单对应于战略,而是顶层设计式通常目标,制度,规则,动力,模型,来满足集团战略的要求。集团的战略不同,支撑战略的管控就不同,怎么会存在一个被确定为不变和唯一的管控呢?
所以不存在管控要不要的问题,而只存在怎么去设计于企业的战略匹配的问题。
规律和本质到月球上都不会变化,管控作为一个企业背后,真正服务于出资人的资本,权利,价值,欲望的唯一抓手,必然肩负着通过一个核心制度,核心规则,核心动力,核心模型来实现这一切的使命。
所以,不要被互联网惊讶成刘姥姥,它没有力量使得管控消失(甚至人类假使移居火星都不可以,管控其实是人类社会中,少数精英和资本方对社会资源,资本,资产的驾驭,只要资本在,资本的逐利属性在,管控就在),相反,给予管理层及执行层更多权利,容许微观更多的试错和自主运作,更需要一个外柔内刚的,以更柔性形态表达的管控。
历史以来,中国所谓的阳儒阴法。外国所谓的资本的剩余权力的争夺,其实说的就是这个事。
管控有反民主特征,是一个意志来驾驭多个分属意志的资本与权力运作,但这其实是世界的本质。
我们可以美化,修缮,柔化它,但是谷歌不管控吗、推特不管控吗,腾讯,阿里不管控吗?
不要去简单附和说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管控将过时,将不被需要。这类说辞其实是幼稚和肤浅的人云亦云。
西方讲了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型组织,柔性组织,网络式组织,甚至自称进行无序化管理的VISA机构,其实都是在其看似柔性的背后,仍然有着庞大的规则,制度,模型对运行的全程影响与干预,如果说哪里没有管控,哪里没有制约,我们只能说,你还需要打造一双慧眼,来发现带着隐形手套的铁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