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超级产融结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3-06-30 14:36:29)
标签:

白万纲

财经

华彩咨询

集团管控

集团管理

分类: 集团战略
中国超级产融结合主要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中国金融体制行政色彩过浓、没有能够发挥集团的整合效应、风险认识与抗御能力不足,金融创新和服务不足,金融人才储备不够。
中国超级产融结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体制亟需改革
我国金融体制行政色彩过浓,需要改革。转轨经济特色鲜明,行政色彩浓厚。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成,金融监管政策变数较大。我国超级产融结合中行政力量的影响比较大。这是我国超级产融结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很少有离开行政支持而成立和发展的,银行本身又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真正能进行超级产融结合的企业一般又是有较大实力的国有企业,因此,在超级产融结合中,行政力量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一点,在超级产融结合初,可能形成一种行政推力,但也容易使超级产融结合中,各种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的选择,不能接受市场的压力,最后带来行政性结合的失败。
二、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
超级产融结合风险控制。对风险的认识和抗御能力不足,更多关注资产规模滚雪球效应,习惯踩黄线思维方式,忽视了牵一发动全身的多米诺效应。
现阶段超级产融结合具有较大风险性。不规范的金融操作与产权不清晰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具有增大风险的可能性,也具有使风险化解的可能性。在企业效益好的情况下,不规范行为可得到克服,使风险减少。但这仅仅是减少风险具有了条件,而不是必然的结果;但企业效益差的情况下,不规范行为将增加,冲突将激化,信用将动摇,风险将增大。
许多金融控股集团都曾是以产业资本为支撑和核心,通过产业资本对金融资本的介入和渗透而发展起来的。这些金融控股集团多是在家族式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本上没有独立性,也很难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它们经常会掩盖其财务问题,内部之间也常会有不恰当的关联交易等,从而引发和放大风险,造成整个企业集团的崩塌。同时,由于它们在整个国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一个金融控股公司的问题可能会殃及整个国家金融经济的安全。郎咸平曾经说,一旦发现某个集团公司在经营中的问题,绝不可小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防止“小洞不补终成大洞”的事情发生。
在推进地产与金融结合的更要注意控制风险,必须强调地产业务的信用与金融业务的宽度的匹配性。在产业向金融自然延伸的第一个层次上,经营协同是核心,它的增值收益主要来自于产业支持下金融业务的经营成本节约;而在产融战略的第二个层次上,金融协同是核心,它的增值收益主要来自于产业组合稳定现金流支持下的资金成本节约。
三、超级产融结合整合效应无法发挥
“双轮驱动”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大多数集团并没能有效整合产业与金融两种资源,从而发挥其协同效应。
1.实现金融产业与自身发展战略协同性
超级产融结合需要建立在企业战略与金融产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的基础上 所以,不能为了超级产融结合而超级产融结合,也不能一味照搬其它企业的成功模式 而是要结合自身发展战略,深入分析研究现有主业和金融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 同时也要进行金融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确保金融产业和自身产业能够优势互补,实现跨行业的协同效应,最终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2.金融产业内部协同与有效管控
稳步发展、各个击破。在发展过程中要尽可能投资规模较大的金融企业,以期在短期内达到较好的财务收益和协同效应。而对于规模较小的金融企业则应考虑其较强的成长性,做好短期内难以收回投资的心理准备。具体方式的操作则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和战略意图来进行选择。另外 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资本的平衡问题, 欲速则不达” ,要控制好主业扩张和金融产业扩张的速度.不过于强求金融产业在全行业的整体布局
避免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以致影响主业的发展 最终阻碍金融产业的发展投资金融产业耍体现资本的话语权.尽可能取得多的董事会席位和经营管理权限,要能将金融产业拉到与自身主业协同发展的轨道来.坚持战略型投资而非财务型投资。对于那些旗下同时拥有银行 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大型集团企业而言,则需要将这些金融机构整合成自己能够把控的金融体系.实现金融产业内部的协同性,充分发挥集团公司总部的管控力,打造金融产业联合舰队,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
3.法律政策限制与发展趋势分析
据历史经验来看,包括央行、银监会在内的监管机构对 超级产融结合 十分谨慎,其最根本原因在于产业资本控股的银行很容易规避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鉴于超级产融结合风险的失控不仅影响到企业自身,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所以 为了控制风险.我国目前对金融资本向产业领域投资的有较大限制,而产业资本投资金融业则具有较广阔的操作空间。另一方面,虽然新的金融控投公司的监管政策的研究还没有完成 监管机构对财务公司的限制目前看来同样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但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所以不妨顺应这一趋势,一方面采用混合发展模式促进金融产业的发展 而另一方面只好是打擦边球 避免政策法律风险。
4.规避实业风险与金融风险联动性
对金融行业进行管理的专业性要求较强,因而大型集团企业应注重金融管理人才的积累和培养。要通过专业团队理顺金融板块的管理体制,其中关键之处在于要能够建立起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之间的防火墙,即通过实现集团内部实业资本运营与金融资本运营的相对独立,来达到有效规避实业风险与金融风险的联动性的目的。
四、金融人才储备不足
缺少金融人才的准备,尤其是缺乏认同企业文化、既有产业背景、又熟悉金融知识,能够驾驭产业与金融双轮驱动的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超级产融结合具有典型的跨学科、多元化、国际化特征,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制造、金融和贸易等多领域复合交叉知识。而复合型人才的短缺是制约我国众多超级产融结合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五、金融创新力度不够
集团超级产融结合热情高涨,产业资本供给相对较多,而与之对应的金融组织,金融创新和金融资本提供的服务方面明显不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