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万纲_集团管控
白万纲_集团管控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819
  • 关注人气:1,0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杂系统--组织智商(选节)

(2011-01-12 09:44:27)
标签:

华彩咨询

白万纲

集团管控

集团管理

财经

分类: 集团战略
  为了更好的解释企业所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的复杂性,我们将引入复杂系统的概念。将复杂系统理论与生命进化以及群体生态学相结合,我们发现了“组织智商”。利用组织智商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更好的去认识和解释复杂系统带给我们的种种复杂现象,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改进复杂系统的思想和工具。
  一、复杂系统的定义
  什么是复杂系统呢?成思危认为:第一,复杂系统是有生命的;第二复杂系统是有脾气和个性的。
  从表象上来看,复杂系统是相对于简单系统的一种紊乱和无序,但仔细研究就发现这种无序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规律,有着内在的作用原理和轨迹,只不过结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
  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定义复杂系统:当一个系统里面的若干元素之间发生一些错综复杂反应的时候,将导致这个系统的从输入到输出之间的整个过程发生扭曲。我们将具有这个特征的系统称为复杂系统。
  我们认为,任何一家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不可避免的朝着复杂系统的方向发展。企业诞生之初,或许只有若干个人员,理论上这也是个复杂系统。但是,由于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因素相对单纯,我们一般却把它视为简单系统。但是,随着人员以及参与要素数量的不断增多,这个企业逐渐变得复杂,制度和管理流程也变得严格。这时的企业就变成了一个复杂系统。
  二、复杂系统的特点
  我们认为,复杂系统至少具备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复杂系统是单向运动的,不可逆的——它将永远变得复杂,而不可能自动变回简单。高级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往往都是复杂的,这也是难以被模仿和被超越的保障。
  第二,面对这个复杂系统,整个决策团队和职能需要高度序性、高度整合性才能获得有效支撑。假如制度或者战略控制不了复杂的话,这个企业就会面临崩溃。因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内部支撑和外部支撑共同作用——外部支撑就是复杂,内部支撑就是有序性。当有序性能够平衡复杂,甚至比复杂更具能量时,才可能有效地管控好整个企业。
  从这两点来出发,我们认为,既然系统的复杂是永恒的,那么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利用变革的方法,使得企业的某些方面不停地回到初始状态,或变得相对简单。
  现在的企业正逐渐成为复杂系统。虽然管理者可以通过命令或制度去影响企业,但是,它自己的脾气、自己的规律却往往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复杂系统引发的思考
  正是由于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所以会导致很多企业家面临着这样诸多的疑问:为什么公司的系统制度、考核制度、研发体系,或者营销政策等等变化了以后还经要过一两年,我们才会见到效果。答案只有一个:企业是活的,它自己一直在运行。
  这似乎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企业本是由人来创造的,但后来它居然活了,尽管你听不到它的心跳和呼吸,但是它却有自己的规律。这时候,另一个问题产生了:当我们下班以后,这个企业还是活的吗?换句话说,人走了,办公室没人了,这个企业是不是就死了?当然不是!事实上,企业是否活着并不是看它的物理状态,而是我们之间的观念和思考方法使它活着。尽管我们下班了,但是我们要决策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依然会做出这样或那样的思考。因为在群体里面或在组织里面,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这个位置也就意味着一种思考定式,而位置上的人就是这个定式的思考者。例如,公司的决策者总在思考战略如何制定、如何抓住机遇规避风险;财务人员常常在考虑这个投资项目是否安全、多长时间可以移回平衡;生产人员往往觉得质量管理是最重要的,而营销人员的眼睛却老是在盯着渠道……
  每一种人都在某一种位置上获得一种思考定式。老福特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睿智的话:在群体里面,个人原本的智商并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智商是这个人站在哪个位置。事实上,他在哪个位置,就会获得何种智商;而这个位置则代表了他的大脑有效整合的程度。
  传统的,那些基于系统的规划的控制管理思想和方法,在复杂面前失去了它的能量,失去了它的归依。
  四、复杂系统与组织智商
  在探讨复杂系统的演变趋向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复杂系统是否可以向简单系统逆转,即“既然企业是复杂系统,它越来越复杂,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去使它变得简单”?答案是:世界与企业向复杂化发展的趋势是单向的,它永远不可能自行向简单转化。我们只能通过突变,通过彻底的变革,简化它的管理,使它回到一个相对简明的起始点上来。然而,即使这样,它仍然会大步的、甚至像出闸的猛兽一般冲向复杂,这个趋势对于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系统而言是不可逆的。
  那么,一个复杂系统是不是一定会迅速走向混乱呢?它只有一种演变趋势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回到最开始的“蚂蚁研究”上来看看,蚂蚁组织不论从哪个层面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系统,但它却能形成一种远远高于个体的、高效的、超强的组织智能,使得整个系统的运转始终保持在一个平衡态上,甚至能不断进化。人作为一个个体而言,是具有高级智能的,但作为人类智能的载体的神经细胞,与一个单细胞生物的智能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脑神经系统时,却产生了超越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群的智能。
  而企业,作为人的集合体,就只能有在复杂中趋向混乱一种宿命吗?不然。事实上,企业之所以不能适应复杂系统,之所以不能战胜复杂系统所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是因为以往企业没有主动地去把握复杂系统的本质——就是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的,复杂系统是有自己的生命力的,它就像一个生命体。
  复杂系统的七个基本特征,比如对初始条件的高度敏感性,比如系统的自相似性、自组织性、自适应性,比如它体现在流程、组织体系上的节点吸引性(强势领导、强势部门、强势团队等),这些都在另一个层面上反应出复杂系统衍生出的智能效应。比如,一个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企业,即使最高领导突然缺失,依然能够有序地运转;企业针对市场的发展趋势作出多层级的预判,反过来利用初始敏感性,对外界的变化实施动态决策,及时作出有效的应对;企业有意识地利用社会这个复杂系统的自相似性、自组织性、自适应性,成为行业规则的创造者、制订者,而不是遵守者、执行者。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尤其在那些百年企业中,你不难发现这样的成功实例。
  归根到底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有意识的在复杂系统中去引导、诱发它的这种智能效应,有没有从战略层面去主动地培育这种智能效应,有没有从系统层面上去激活复杂系统七个基本特征良性的一面。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的企业就会渐渐变成像“蚂蚁组织”那样“聪明”,组织的智能大于所有个体的智能之和,或者更甚于之。
  这种复杂系统表现出来的智能程度,可被称为系统的组织智商。
  我们知道,企业的发展将必然促使企业演变成复杂系统。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应该如何去避免这种演变;而是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我们是听任组织智商在无意识下发展,最终成为一种混乱、复杂、不确定的集体潜意识,还是有意识的、从战略层面就开始规划、引导和培育组织智商,使之最终成为企业赖以成功的组织智能。
  而这,正是本书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