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与中国军工行业进行集团管控的背景对比分析(三
(2008-08-27 10:29:51)
标签:
集团管控集团管理集团化集团型管控集团型管理集团行管理战略管控财经 |
分类: 集团管控 |
军民结合是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法中两国在军民结合高科技和产业发展上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各自发展重点上各有千秋。
在航天领域,法国在卫星产业化上走在前列,中国在载人航天等领域占有先机。法国“阿里安”5运载火箭、“斯波特”对地观测卫星、“太阳神”照相侦察卫星、“锡拉库斯”通讯卫星等都是国际知名产品。“阿里安”5号大型运载火箭地球轨道运载能力18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0吨,在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锡拉库斯”通讯卫星设计寿命10年,可装26台转发器;民用对地观测卫星“斯波特”设计寿命5年。
法国积极参与的伽利略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将成为美国GPS系统的有力竞争者。中国航天工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载人航天取得重大突破,随着神舟五号、六号飞船成功发射和回收,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能够研制生产各种类型的卫星,在民用卫星的可靠性、长寿命以及产业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民用船舶工业领域,中国已连续十二年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法国在豪华游轮等高技术船舶领域仍处在领先地位。随着世界船舶工业中心向东亚转移,法国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逐步降低,目前只在豪华游轮等少数高技术船舶领域有一定地位。
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产业规模和结构升级步伐迅速加快,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2006年中国造船完工量达到1452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的19%;出口船舶达1171万载重吨,出口创汇81.1亿美元;手持船舶订单达6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4%。除散货船、油轮和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外,在30万吨大型油轮以及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领域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成为日韩的有力竞争对手。
在民用核能领域,法国在核电、天然铀、浓缩铀、后处理等领域已全面掌握技术并形成较大产业规模,中国正在积极推进核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法国拥有59座核电反应堆,总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二,去年核电发电量4278亿千瓦小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8%,位居世界第一。新一代压水堆核电站EPR即将开工建设。法国AREVA公司年生产天然铀7000吨,浓缩铀生产能力为10800吨,正在建设先进的离心机浓缩铀工厂,拥有两座商业后处理厂。我国大陆现有10座核电机组在运行,去年核发电量548亿千瓦小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与法国差距明显。中国拥有完整的核燃料工业体系,但产业规模要小很多,后处理中间试验工厂正在建设中。
在民用航空工业领域,法国是大型干线飞机、发动机、民用直升机等市场上的巨头之一,中国正在加快提升民用航空工业自身的发展能力。法国与德国、西班牙等国家一道,几十年锲而不舍地支持和推动民用飞机工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空中客车飞机2006年交付434架,手持订单2533架,成为世界干线飞机市场的两大巨无霸之一。提供CFM56涡扇发动机的斯奈克玛公司是世界三大发动机厂商之一。法国参股的欧洲直升机公司去年交付直升机381架,实现销售收入38亿欧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在经历曲折反复之后,近年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新支线飞机研制工作即将完成,大飞机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最近经国务院批准已正式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