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财团集团管控特征总结——交叉持股

(2008-06-16 10:56:28)
标签:

集团管控

集团管理

战略管控

集团型管理

财经

分类: 集团管控

日本财团集团管控特征总结——交叉持股

日本经济的另一特点就是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究其根本,战后日本银行主导、法人相互持股这一“系列企业”制度可以说有其独特的历史和制度根源。

日本政府的战时统制经济措施废除了家族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甚至一度以战时法令的形式废除了股东的分红权,企业经理直接听命于政府的计划官员,按战争需要组织生产。这直接奠定了战后股东退居二线、银行走向前台、经理和政府官员操控企业的所谓“日本模式”的心理和文化基础。解散财阀的举措,进一步割裂了明 治维新开始积累起来的日本的股东主权文化和战后日本企业之间的联系。

战争和解散财阀作为“外部冲击”,隔断了日本的家族财阀企业按照其 本来很强的股东主权主义的逻辑和逐步分散股权的路径,使其未能完成其向现代国际化企业制度模式自然演变的过程,但财阀还是为战后日本新形成的“企业集团” ——系列企业,提供了重要并不可或缺的制度和文化基础。

战后日本企业的交叉持股本身有相当一部分直接就是财阀的“遗产”。在主要靠自我 融资,资本相对短缺而又要保持控制的情况下,财阀下属企业之间已经存在着大量的相互持股现象。以被解散时住友的主要企业股权结构为例:住友银行除住友家族 和住友本社分别持有11.3%和24.1%的股份之外,其他住友公司持有16.7%,这样合计起来就保持了52.1%的控股权。住友信托银行的主要股东则 是住友银行,住友家族、本社和其他住友公司是其小股东,总计持有45%。住友起家产业和核心企业——住友金属矿产的股权控制比较严,家族直接持有 53.4%,然后是住友本社持有26.6%,加上住友银行和其他住友公司总计100%,完全为财阀自己拥有。

可以说,交叉持股是战后日本企业在其独特的制度、文化遗产和历史条件约束下所 “生成”出来的一种在股权分散条件下,保持企业控制权的做法。我们习惯上笼统地说,英美模式是股权分散而日德模式是股权集中,这是很不准确的。事实上,日本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公司股权分散程度第三高的国家。

为什么面对股权分散和并购威胁,日本企业走上了交叉持股,而不是像美国企业那样采取一系列的反并购措施?这除了前财阀企业的交叉持股遗产及前财阀成员企业之间的情感联系等软性因素之外,法规方面的硬性因素,尤其是战后《反垄断法》的法人持股比例限制以及《公司法》的禁止企业回购自身股票(1998年修改)等起了重要作用。前者使美国公司抵御并购威胁的“白衣骑士”变成 了日本公司的“兄弟姐妹众人齐上阵”,后者则使美国公司化解收购危机的回购股票做法(“绿色邮件”敲诈)在日本变成了必须由“关系户企业”来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