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白万纲华彩咨询国家管控黑石 |
分类: 华彩纵览 |
中国国家管控新举措——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借道建银入股黑石集团
接近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人士22日透露,斥资三十亿美元入股美国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的交易,将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名义通过中央汇金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公司完成。据悉,此类“外包”式外汇投资方式,对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而言仅仅是个开始。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黑石集团日前在其网站发表声明称,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将在黑石集团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斥资三十亿美元购买不到10%的股权,这些股权不具有投票权,价格将较IPO发行价低4.5%,承诺持有不少于四年,以此成为黑石的“基石投资者”(以禁售期换取优先认股权的投资者)。根据协议,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所购股权的交割将与黑石集团拟定的6月中旬IPO同时进行。
对于为何不直接通过汇金入股黑石集团的问题,上述人士解释说,汇金不能直接从事商业活动。由于同时控股几家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商业银行,要受到境外监管机构监管,即使汇金能够直接从事商业投资,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对有无交易都应披露关联方关系的要求,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也不便通过从未披露过财务报表的汇金入股黑石集团。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与汇金之间的关系如何厘定,也是市场关注的一个话题。
上述人士表示,汇金今后会继续代表国家持有大型上市银行股权、行使股东权利,因为汇金“属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投资公司,汇金乃政府的代理机构,职能是代表国务院持有若干权益投资。汇金代表政府行使若干金融机构的投资者权利和义务”。而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定位是脱离行政色彩,成为一家现代金融企业。上述人士表示,此单收购是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自主决策的商业行为。
关于汇金将以何种形式被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重组,上述人士透露,尽管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筹备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两次全体会议,但由于各方都有自己拟定的框架性报告,并未形成一致意见。目前,对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与汇金构成母子公司框架的模式,各方存在不同程度的倾向;汇金自身则希望以子公司形式加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并保持对建银投资的全资控股地位。
目前,建银投资的运作主要由汇金资本市场部管理,而建银投资董事长为汇金副董事长汪建熙。黑石集团IPO主承销商摩根士丹利则一向与建银投资关系紧密
中国已同意参股美国私人资本巨头黑石集团(BlackstoneGroup),持有其价值三十亿美元的股份。双方联合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将购买黑石集团无投票权的股份,持股比例不会超过10%。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还同意,在四年内不出售黑石集团股份。
此前国内媒体曾披露,中国将把三十亿美元投资于黑石集团,让其管理。但《华尔街日报》披露的信息则显示了差别:中国的外汇投资不是让黑石集团去管理,而是以股权投资方式购买黑石集团的股份。
《第一财经日报》文章称,这两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别,也有着深刻的意义,它表明中国政府在当前的金融开放中能够走多远,也显示了中国政府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理解与开放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投资的主体是中国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作为运营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机构,它的投资策略、投资方向如何一直是全球市场关注的大问题。曾有不止一位的西方投行策略师,与笔者讨论中国外汇投资的未来方向问题。在中国可能进行的投资标的中,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没有优先选择美国国债、黄金、战略资源或者股票,而是选择了对外资私人股本基金的股权投资。
要知道,外资私人股本基金在中国曾有着与对冲基金一样的“金融大鳄”的形象和地位,被视为疯狂逐利的、有危险的另类投资机构。但当黑石集团成为中国战略性的外汇投资目标时,中国政府显然已经完全改变了对私人股权基金的看法,将它们视为正常的、能带来较高投资回报的、可接受的金融投资公司。
显然,中国青睐参股黑石集团,而不是将资金交给该公司管理的原因是,中国可以从黑石集团对其投资收取的高额费用中获益。
这种看法的转变,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对外资私人股本基金的态度。近两年,私人股本基金在中国虽趋于活跃,但并不顺利。尤其是以凯雷收购徐工为代表的股权并购案,在中国社会引发了激烈反对。在复杂的争吵声中,中国政府专门出台政策,规定了禁止外资控股的若干关键行业。由于复杂的市场及社会形势,有关部门实际上很难表示明确的态度。
事实上,目前正是外资私人股本基金公司在中国投资业务发展遇阻的时候。正因为如此,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对黑石集团的股权投资具有特别意义。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时机——中国参股黑石集团的消息传出之时,正是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即将开始之际。会议前弥漫的仍然是美方对中国的不满——对人民币汇率、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开放迟缓表示不满。而中国投资黑石集团,则有助于改善中国在金融开放中的形象。
中国入股黑石集团具有象征意义,它不仅显示中国政府投资思路更加宽阔,还有利于中国更加放开股权投资市场。中国政府既有信心展现开放姿态,又解决了中国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未来中国的金融开放步伐,可能比一般想象的要更大、更快。
黑石宣布IPO
黑石集团21日宣布,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最多筹资47.5亿美元。市场人士指出,这是迄今为止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的最大规模IPO,也可能成为今年美国证券市场上规模最大的IPO。
据新华社报道,黑石集团表示,其计划发行1.333亿股普通股和2000万股非普通股,普通股每股定价区间在29至31美元。路透社的报道说,参照上述普通股预发价格,整个黑石集团的估价将在336亿美元,大约是高盛集团的三分之一。
根据DEALOGIC的数据,如果没有变化,黑石集团的这一IPO规模将是美国迄今第六大IPO,也是今年以来全球第三大IPO,仅次于俄罗斯VTB银行和中国中信银行的上市规模。有市场人士指出,由于缺乏类似企业上市的参照,很难判定黑石集团的IPO发行价格是高估还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