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拆不是药方: 摩托终端业务仍方向不明

(2008-03-28 15:10:33)
标签:

移动互联网

it/科技

手机

媒体

互联网

摩托罗拉

拆分

gphone

iphone

分类: IT/通信战略观点

题记:当三星、LG在摩托的老家攻城略地,iPhone以软硬件全面的创新为粉丝整合互联网应用,Gphone呼之欲出,诺基亚悄然布局Mobile2.0的时候,摩托仍然没有警醒,居然仍然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之间踌躇不决,对平台整合、用户体验、服务创新、产业融合等终端移动设备的最新发展潮流浑然不觉,庞然身躯仍然徘徊在电子设备厂商传统定位的樊篱之中。

 

正文: 业界为摩托罗拉如何处理其亏损严重、市场份额急剧下降的移动终端业务而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其间各种猜测、传言坊间流传但都没有官方确认。终于,期待中的“靴子”落下来了——昨天,摩托罗拉公布了将公司分拆成二家相互独立的上市公司的计划。

 

   所公布的分拆计划并不出人意料,甚至可以说分拆计划本身还远远谈不上是一剂完整的“药方”——与其说分拆是一个拯救方案,不如说是摩托移动终端业务走向自我救赎之路的发令起点。

 

   作为资本层面的游戏,分拆本身并不能改变摩托手机业务的内在竞争能力。不过,揣测分拆的动机倒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到底是大股东“舍车保帅”的断腕决策,意在资本市场上最终舍身全退?还是“破釜沉舟”,欲独立出来付出更大的精力方便以后单独发展?分拆计划的后续步骤充满变数,留给市场充分的想象空间。

 

     历史往往是惊人的相似。关于分拆,有人联想到了2004年摩托罗拉剥离了芯片部门成立飞思卡尔的故事,从而热烈地期待一个新的移动终端明星公司的产生。而我更愿意看到索尼-爱立信的故事重演,摩托现如今的境遇和当初的爱立信是如何的相像!

 

     但历史同样也是残酷的。时过境迁,“刻舟求剑”最终将一无所获。当年的爱立信终端部门还有索尼惺惺相惜,一起抱团过冬,如今的摩托移动终端部门俨然是市场的鸡肋,除了没落的品牌,沉湎于过时技术的人才,还有什么可“待嫁而估”的呢?

 

    似乎一切都太晚了!

 

    当亚太电子厂商大举进入代工市场,为摩托手机及配件生产部门掘开坟墓的时候,摩托没有警醒,以为外包和和变卖能解决所有问题。

 

    当诺基亚一年狂推三、四十款手机,三星、LG用时尚设计刺激用户感官,索尼-爱立信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时候,摩托没有警醒,仍然沉侵在Razr一款产品的自我欣赏中。

 

    当三星、LG在摩托的老家攻城略地,iPhone以软硬件全面的创新为粉丝整合互联网应用,Gphone呼之欲出,诺基亚悄然布局Mobile2.0的时候,摩托仍然没有警醒,居然仍然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之间踌躇不决,对平台整合、用户体验、服务创新、产业融合等终端移动设备的最新发展潮流浑然不觉,庞然身躯仍然徘徊在电子设备厂商传统定位的樊篱之中。

 

    当产业内其他厂商欣欣向荣,雄心勃勃的时候,问题显然在内部。如果摩托试图在移动终端产业继续保持其Moto的品牌,更深层次的变革,甚至是公司战略的重新设计,在产业价值链条上的重新定位,再加上卧薪尝胆式的励精图治,才是重振可能的基础。然而,战机已经贻误,巨大的代价已然酿成,竞争者已经绝尘而去,摩托终端业务救赎的机会又能有多大呢?

 

    表面上看股东们似乎对内部问题不急不理,反而热衷于资本市场的闪转腾挪,但可以期待更多实质性的举措,随着分拆计划的公布,更多的“靴子” 将逐步落下:分拆后的摩托终端业务到底是被最终放弃还是重新崛起?请不要急着下结论,任何武断预言都将很傻很天真。况且这是一个已经被资本市场“看好”的老牌公司...

 

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阅读:

摩托分拆计划的七个暗示
通信业:后产业整合时代来临

从资本市场“绯闻”看中国移动媒体帝国的路线图

也谈手机媒体:手机作为媒体的六大猜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