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诺基亚网络和西门子通信的合并看起来是一桩美好的婚姻,但是和所有跨国购并一样,合并的过程绝没有一帆风顺的。
一波三折
合并宣布不久,就传来了明基西门子宣布破产的消息,还未降生的新公司立刻蒙上了第一层阴影。
11月15日欧盟正式批准了诺基亚和西门子电信设备业务合并交易的消息,也似乎象一颗无形的炸弹,粉碎了有关诺基亚西门子受明基西门子破产影响而可能“化为泡影”的传言,合并的前途似乎又见光明。
但没想到,就在新公司就要正式运营前的几周,又传来消息,因为西门子通信商业贿赂的东窗事发,必须接受警方调查,新公司合并的步伐不得不停下,原定正式开始运营的日期只得推迟到07年第一个季度后——还未降生的新公司蒙上了第二层阴影。
关于商业贿赂的调查,西门子一方显得比较低调,诺基亚则高调强调,新公司成立的初衷和战略基础没变,新公司仍然值得等待;把过去的事情弄清楚再开始运营可以造就一个更加“健康”的公司;新公司推迟运营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为新公司未来的运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就算如诺基亚所愿,新公司可以以时间为代价,最终顺利穿越商业贿赂丑闻的迷雾,但未来合并之路也困难重重——
“融合”就是磨合
这次合并,产生了通信设备市场规模第三大的跨国公司,其规模、涉及的人员、复杂的技术和产品、全球化的覆盖范围、两个截然不同的母公司文化、各个国家千差万别的管制政策和复杂的当地资本机构,无一不为这次重组增添了无穷的变数—。
这次合并,诞生在通信产业走向“融合”背景之下,“融合”就先要磨合,而磨合是痛苦的过程。而一旦真正开始运营,才意味着艰难的磨合刚刚开始,曾经有多少美丽的合并姻缘葬就送在磨合的内耗之中。和这相比,过去的阴影真的算不上什么。对这个可以说是诺基亚和西门子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变革,人们不禁要问:诺基亚西门子,你如何才能跨越合并失败宿命的泥潭?
可以想象,新公司的CEO
白伟贤肩膀上有多大的压力。而新公司中国区的董事长何庆源则在自己的博客中透露因为合并而承受了非常大的工作量和压力。
好的方面是,诺基亚是一个灵活的公司,诺基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适应市场而不断改变战略和组织的历史,改变已经成了其公司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据接近诺基亚的人士透露,诺基亚半年一个循环的计划考核周期以及经常性的组织变革已经让员工对于重组习惯的胜似家常便饭了。
而且,和TCL和明基不同,诺基亚的管理层在合并重组宣布的第一天似乎就充分认识到了公司文化的差距和敏感的劳工政策是重组实施的最大障碍。新公司负责人事的副总裁作为最先任命的新公司高层之一,由诺基亚网络德国籍的副总裁出任,对公司对文化整合和劳工政策的重视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这么大的变化在诺基亚的历史上也是头一次,合并准备的规模就前所未有,据说直接为合并而设立的子项目就有80多个,而直接为合并项目工作的人就接近八百人。直接进入新公司的员工总数就将达到60000名,这种合并的规模和影响程度外界和媒体是绝难体会的。

中国问题
在中国,合并过程同样不会顺利。
首先,新公司在华设立所要获得的政府的批准不会比他们的欧洲同事有丝毫的容易,而且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更长、难度可能更高。
“难度不仅体现在双方在华组织机构设置和人事人员安排的复杂性上,还体现在更高的层面,”有业内人士表示,“真正的难度在于重要客户层面的整合、公司资本结构层面的整合以及非常敏感的技术战略层面的整合这几个方面。”
该人士还认为,“这三个层面中任何一个层面的“智慧的安排”都将惠及公司若干年,否则轻将深刻影响新公司未来的运营效率和整合目标的达成,重则将新公司引入的欲罢不能,欲作还休的泥潭。”
首先,以前诺基亚和西门子的客户不会必然地因为合并而成为新公司的客户。西门子通信部门的产品在移动设备市场的主要集中在核心网方面,已经显现廉颇老矣的状态,其在在移动电信设备市场的份额已经被包括诺基亚在内的对手所蚕食。就在不久前,诺基亚还宣布击败西门子而进入某省移动设备市场。
由于在CDMA上和MOTO的结盟,在联通市场情况会好一些。新公司还可能继承一部分西门子在固定网络时代和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结成的良好关系并在新的固定、移动、互联网融合时代发挥作用,然而情况的好坏程度在很大取决于各运营商未来的技术选择。虽然维护这个良好关系的人员会因合并而不在其位,但至少还有已经安装运行的设备作为下一步合作的纽带。然而,新融合的机会也是大家的——
别忘了,在合并的睡塌之旁,还有虎视眈眈,以华为中兴为首的极具野心的本地厂商。
其次,西门子和诺基亚在中国电信相关投资额度巨大,资本结构不一、合作对象的背景、渊源敏感而复杂,如何在合并的整合中取得理解,平衡各方利益和关系并激发起各方对未来公司的支持的重要程度显而易见。总部设在亦庄的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NTL)因为不久前首信的退出而会处理起来相对容易,诺基亚技术服务公司(NCTS)和新近成立的湖南诺基亚与西门子的服务团队的整合也相对简单,而最为敏感的问题则是对普诺(普天--诺基亚在TD-SCDMA上的合资公司)以及鼎桥(西门子--华为在TD-SCDMA上的合资公司)的处理,需要很大的智慧甚至是超越产业层面的远见。
第三,在技术战略层面,跨平台跨网络的IMS
已经在那里,而在无线接入层面呢?技术的抉择和风险正在考验设备厂商的耐心和必须全面押宝而带来的投资压力。
不可否认,随着TD-SCDMA的逐渐成熟,HSDPA的商用,WiMax日渐临近,甚至下一代网络NGN的热炒,WCDMA在中国已经错过了最好和最适合的发展时机。新公司的产品组合必然是经历一个对技术的战略取舍的痛苦过程。全球化的趋势比较好掌握,如何在全球研发的平台上兼顾本地市场的需求对新公司管理层特别是本地新组建的管理层将是一个重要的考验。而目前可靠的消息是,诺西中国团队在这新公司的技术战略和产品组合方面决策的参与程度和影响力是有限的,尽管都知道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
以3G为例,当Moto
和北电纷纷不看好3G的时候,新公司仍然在3G的WCDMA和来自中国的TD-SCDMA之间作出平衡。就在合并的消息刚刚传来,就有业内人士就爆出,新公司将是超出大唐、高通、Digital而拥有TD-SCDMA重要专利数量第一的事实,这个事实就像双刃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既是新公司的重要的资产而处理不好又会在赢得本地市场和本地权利部门的关系两个方面带来负面的后果,必须在适当的时机作出“适当”的安排。
既然整合有如此的难度,那么任命一个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团队则是重中之重。充分认识到这点,诺基亚总部对新公司中国区管理层的安排可谓是用心良苦,对何庆源、张自强的组合,媒体报道也是见仁见智。
“融合”是未来通信发展的战略方向,就让我们来看看通信业巨头之间的“融合”如何上演吧——也祝愿他们能成功跨越合并失败宿命的泥潭!
————————————————————————————
参考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