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郑重看股 |
郑重/文

6月的大涨没能延续。
昨天(7月1日),三大指数全线收于绿盘,今日上午三大指数更是大跌,集体低开后开盘跳水,沪指跌近2%失守3600点,深成指跌逾2%,创指跌过3.5%,收于3333.90点。
尤其让投资者难以接受的是,一批中报业绩爆表的个股也在大跌。比如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0546%-81808%的热景生物,收盘竟然大跌近6%。
莫非,行情就此止步?
01
市场有涨有跌才是正常的,而机会更多则是在跌势中获得。
首先明确一个观点,下半年市场总体向上趋势未变,市场将在震荡中攀升,底部重心依然处于逐步上移的态势中。
趋势确立的基础:
第一,场外有资金候场。
投资者也注意到了,市场在经历了春节后一波大的调整之后,基金发行5月份以来持续回暖,6月份更是爆款基金不断。
以权益基金为例。双创50ETF、公募REITs、明星基金经理管理新基金等市场亮点不断,将新基金发行推向一轮“小高潮”:今年6月权益类基金发行已超1600亿份,实现了权益类基金首发规模连续3个月正增长,比4月新发规模更是激增87%。同时,新基金获批节奏也明显加快,为基础市场的持续回暖提供了产品支持。
另外,随着“房住不炒”以及币市震荡,居民资产对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的扩大,资金有望加速流入A股。
目前两市向上最需要的依然是有资金入场,万亿以下的成交量显然只能是存量市场博弈,一旦场外资金涌入,市场必将会爆发。昨天尽管两大指数是下跌的,但成交量在万亿以上,这其实也说明目前在场外候场的资金正在等待机会下场。
第二,A股估值处于相对合理位置。
招商证券表示,2021年上半年经济持续复苏,但由于流动性环境边际收敛以及风险偏好下降,与2020年末相比,A股估值出现明显回调。考虑到2021年整体盈利增速,A股估值处于相对合理水平。
东方证券认为,创业板指静态估值依然处于高位,其他大部分指数的估值都处于历史60分位及以下水平。从国际比较角度来看,A股具备估值优势,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上证50的市盈率约为13-15倍,低于道指和标普500指数。
在经历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估值持续调整后,估值二元结构分化现象已明显收敛。当然,下半年,A股估值分化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但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估值分化仍有一定的收缩空间。
02
进入7月,今年半年报披露全面开启。
据Wind最新数据统计,从631家2021年中报业绩来看,68%公司预喜(预增、略增、扭亏、续盈),11%的公司不确定,21%的公司业绩下滑或亏损。
从已经发布预告的公司情况来分析,整体业绩表现不错,而且半导体等高景气度行业公司业绩继一季度业绩爆表以来,延续了业绩大增的态势。
数据显示,业绩预增和扭亏情况明显增加,246家公司业绩预增,84家略增,66家扭亏,4家续盈,预喜公司占比达66%。其中,152家公司净利翻倍,热景生物更是以70546%-81808%的增幅遥遥领先,净利润增幅在50%-100%之间的公司达74家。
投资者也应该注意到了,近期市场尽管时有震荡走跌,但每天涨停的个股数量基本上远远超过跌停的个股数量,而且涨幅超过10%的个股占比很大。7月将是中报的密集期,大肉的机会还是不少的。
03
宁德时代6月冲高,总市值一举超过五粮液,成为深市老大,同时创业板指也屡创新高,距离沪指越来越近了。
宁德时代很大程度上预示着科技股接下来将接棒白酒成为市场的龙头,这对于市场来说,是件好事情。
牛股在科技是毋庸置疑的。春节后资金抱团股回调,出来的资金也在寻找新的“抱团”方向,3月底开始启动的科技股无疑是下一个抱团的方向,这也就形成了趋势。
趋势为王。所以,挖掘牛股就要看趋势,除了市场的趋势,还有行业景气度的趋势。
以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为例。作为半导体行业上游支撑,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市场占比达25%,但国产化率不到20%。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投资的机会,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则是长线高收益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半导体景气度继续上行,下半年预计产能持续紧张+旺季更旺。国产化率提升是必然的,由现在的20%提升到40%是个什么概念?同学们掰着手指都能算清楚。
对于第三季度的配置,财信证券的建议是:
(1)业绩景气板块
下半年国内经济复苏速度边际放缓,宜自下而上选择高业绩景气度的板块,比如地产后产业链、Z时代的特色消费。
(2)科技成长板块
目前科技板块整体回调较多。在经济复苏放缓、流动性不紧张时期,科技板块有望重新迎来资金青睐,建议关注TMT、军工、创新药。
(3)疫情受损板块
2021年第三季度,随着疫苗接种持续增加,前期的疫情受损板块将迎来估值修复,可关注航空、机场、酒店、餐饮、旅游、影院等方向。
(4)低估值板块
在三季度末或者第四季度,美债收益率可能上行,高估值的机构抱团板块可能迎来调整,低估值板块可作为底仓防御,可关注房地产、公用事业、传媒。
【我是郑重,江湖人称光头帮主,一位做了20年财经记者、专注于中长线的投资者。所有提示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