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微言:换个角度看“水煮驴皮”阿胶价值如何回归?

标签:
财经健康 |
分类: 郑重时评 |
谈阿胶价值回归,首先应该要清楚的是阿胶是什么?
对于不少朋友来说,阿胶就是“水煮驴皮”。几个月前的那场舆论风波,至今依然在延续。
一条“水煮驴皮”的微博,之所以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核心是阿胶的价值。短短几年时间,每500g阿胶的价格由不足100多元上涨到3000元甚至上万元,让很多消费者“吃不起了”。阿胶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这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公众关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阿胶深受公众青睐。事不关己,公众没必要去关注,也形不成热点
无疑,作为拥有近三千年悠久应用历史的传统中药瑰宝的阿胶,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呵护作用,在华夏大地已经深入人心。
作为名贵中药材,阿胶被列入1963年至今的历版《中国药典》,是国家批准的“药食同源”产品。阿胶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等功效,药典对阿胶的功效有非常明确、精准的表述,无论是传统中医理论还是现代药理研究,也都可以查询得到。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说:“阿胶传承千年,疗效确切。无论是传统中医理论还是现代药理研究,都证明了阿胶的疗效。此微博言论否定阿胶的功效,并没有证据支撑,这对于公众和消费者都是一次不负责任的误导。”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阿胶是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成的固体胶,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
房书亭介绍,阿胶首载于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在其查阅的650部中医代表性典籍中,303部有阿胶的应用记载,相关医方达3200余方次。
房书亭认为,除传统中医理论支持外,近年来大量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也证明阿胶有补血止血的功效,在治疗妇科、呼吸科疾病,以及肿瘤辅助治疗、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确切疗效。据中国知网检索数据显示,有关阿胶的学术论文累计已有5707篇,其中国外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内容涵盖阿胶临床药效、作用机理、历史记载等诸多方面,特别在阿胶补血止血和增强免疫力方面的研究逐年递增。《阿胶补血作用的临床观察》《单味阿胶治疗恶性血尿》《阿胶及其制剂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等阿胶临床药理研究学术论文,都详细阐述了阿胶在治疗疾病、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
201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科研团队在临床中观察到阿胶可以改善轻中度β-型地中海贫血孕妇的临床症状和血红蛋白状况,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血液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matology)》上。这标志着对于阿胶的现代药理研究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为大众所接受,这就是阿胶的价值所在。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近年来养殖户的减少,驴皮价格上升,受行业市场需求刺激,前瞻预计2017-2022年行业能够保持15%左右的增速,即到2022年阿胶市场规模达到717亿元。
驴皮短缺无疑是制约阿胶产业发展的关键,原料短缺带来的假阿胶充斥市场,也成了近年来阿胶价格暴涨的一个原因。
物以稀为贵,这是市场法则。在这种观念驱动下,让阿胶“价值回归”,走高端奢侈品路线,成为一种趋势。有市场人士把拿阿胶与虫草、茅台相比,认为阿胶价格远逊于茅台、虫草,因此要涨价。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明代)阿胶价格大致为每斤三两二钱白银,折算到现在相当于每公斤8000元-12000元。阿胶的提价空间还是相当大的,目前阿胶还处在‘价值回归’的过程中。”
如是,阿胶涨价已是必然,尤其是加上品牌价值,阿胶似乎涨到每500g数万元都不为过。
不过,品牌溢价能力并不是无限的,价格的上涨幅度一旦触及消费者底线,或将造成销售大幅下滑。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过去出门尤其是出省走亲访友,阿胶一度是山东人随手携带的主要礼品之一。现在呢?少了。甚至是很少了。阿胶每斤1000元左右的时候,大部分人是可以接受的,但每斤阿胶3000元甚至更高的时候,即使想拿阿胶,也不舍得了。
这也是我今天想表达的意思,阿胶的价值回归,应该以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为准则。
3年前,我创办驴帮的时候,基于国内毛驴短缺、假阿胶、假驴肉鱼目混珠的现状,更大的精力放到了毛驴养殖上,目标是能够拥有更大的毛驴资源,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驴肉制品,为阿胶企业提供更多的驴皮资源。
实际上,这两年阿胶行业、驴肉行业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假货横行依然是个大问题。不断上涨的阿胶价格更是让公众深恶痛绝。
基于此,驴帮即将推出的阿胶项目,目的是在让消费者买到货真价实的好阿胶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买得起的好阿胶。即将面世的驴帮阿胶及系列产品,仅限于拼阿娇商城销售,避免了中间环节,直供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