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被告,真过瘾

(2009-11-20 16:52:59)
标签:

法律

审判长

原告

金水区法院

孙志伟

登封

分类: 郑重心得

做被告真过瘾

 

郑重/文

 

做被告,真过瘾    做了若干年记者,采写了不少的监督报道,郑重还是第一次因为报道坐在了被告席上(郑重声明下啊,这也是郑重这辈子惟一的一次坐到了被告席上,当然了,以后会不会,只有天知道)。

庭审结束两个多月了,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过瘾,倒还真想以后继续做被告,比做原告神气多了。

各位可能问了,当被告能神气得了?这里郑重非常郑重的告诉大家,确实神气。用当时庭审的审判长的话说:“郑记者啊,您今天哪里是被告啊,怎么看着既象原告又像法官呢。”

各位华夏的同仁,想不想听听这故事,下面就和大家汇报下。

老鼠要告猫,郑重遭遇巨额索赔

当然,咱是记者,可能算不上那种戴着大盖帽天天喊着“反腐倡廉”的这官那官的能抓老鼠的“猫”。

老鼠呢,却是真正的老鼠,而且是一只大老鼠(当然了,现在这只老鼠还没被真正宣判为“老鼠” )。有多大呢?见本报7月18日的《河南登封粮企亏库案曝光 巨额资金疑似流入地产》这篇稿子大家就知道了。

大家想啊,一个小小的县级市粮食局局长,居然拥有上亿元的财产,不是大老鼠是什么呢?稿子上了新浪网首页,连续两天列在点击排行榜的前几位,网友跟帖达到了数千条,里面还有好多知情人士对王国顺其他问题的举报材料。

话说就在报道刊发后的第二天,郑重就接到了一位自称是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的女子的电话,让郑重去拿诉状,说是郑重因为报道失实(这法官也不咋地,还没宣判呢,就说记者报道失实)被河南省登封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说真的啊,郑重当时还真有些“恐惧”的,因为一不知这女子是不是真正的法官,登封那地“黑势力”挺猛,若真是和郑重玩黑的,郑重这身子骨可不行。所以,郑重就在电话里让那女子把起诉书给寄到北京报社来。

说出来好笑啊,你才那女子怎么说?她说:“寄给你,谁掏钱,法院可没有钱给你邮寄。”

郑重就又问她,这案子你们立得是不是有些蹊跷啊?!第一,本人工作单位在北京,原告单位在登封,你们金水区法院立案算是咋回事呢?第二,你恐怕连记者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吧,被告是谁都不清楚,你们立得什么案?

两个问题把这女子问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连说自己只是小兵,什么也不知道。我让她把电话给他们领导或者把他们领导的电话给我,她居然也连说不知道。

放下电话,郑重一方面赶紧向水总、爱明等报社的领导汇报,一方面赶紧找来了一个律师朋友。水总首先表明了态度,坚决支持郑重。这让郑重壮了胆。律师向我了解了情况后,认为没有输的可能。另外,金水区法院的管辖权也有问题,可以先向他们提出管辖权异议。

这时候,第一次当被告的郑重倒怕人家法院真不给邮寄了,接到电话的第三天就赶到金水区人民法院领取了起诉书。

起诉书具体内容就不多讲了,主要就是说郑重和殷泽(华中新闻中心记者)两被告在《华夏时报》及新浪网发表的文章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请求法院判决《华夏时报》两名记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30万元。”

看了起诉书的内容,郑重倒是一点恐惧感都没了,因为里面列举的失实之处,郑重和殷泽都有详实的采访录音、笔记做证据,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另外呢,郑重又想了,你一个贪官想告记者,那不是自己找死啊。

从接到起诉书至9月9日开庭的一个多月里,郑重啥事也没耽误,就盼着早一天开庭了。

被告成“原告”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当然,郑重也是提前一天做了充分的准备。水总和行政部的徐总很重视,安排报社法律顾问单位的苏衍庆和李应智两位律师9月8日赶到郑州与郑重汇合。

一些闻知消息的媒体圈的朋友也纷纷赶来助阵,9月8日包括从山东、北京赶来的记者已经有了30多人,搞得郑重不得已自己又破费了一把,9月8日晚上找了家高档点的酒店请大家搓了一顿。

9月9日8点半,郑重、殷泽和两位律师赶到金水区法院。这时候,已经有20多位媒体圈的朋友早早的在法院门口等着了。因为提前和法院宣传科的人打了招呼,法院还不错,给安排了一个大的审判庭,让记者参加旁听。

原告方则是律师和登封粮食收储有限公司的挂名董事长孙志伟到庭。

庭审开始,验证身份一些必要的程序走完后,原告律师开始读起诉书。而坐在被告席上的郑重一直笑呵呵的,用眼睛盯着原告席上的孙志伟和律师,不一会他俩就低下头去,不敢和郑重对视了。

在双方提供证据之后,双方展开法庭辩论。

面对我方提供的采访录音等证据,“敌方”提供的一些有关部门出具的“相符”证明显得虚弱无力。而且由于“敌方”包括法官在内因为不懂新闻规则说出的一些行外话,不时引起旁听席的哄笑,以致法官也疑惑的问郑重:“他们为什么笑?”

辩论中,“敌方”律师多次说到“记者应该是惩恶扬善而不能破坏和谐社会”的话。每当他说到这些,郑重就问他:“请问,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却拥有上亿元的财产,这难道是正常的。”问得对方张口结舌。

最后陈述,郑重也准备慷慨陈词一番了——

审判长,记者的采访过程严谨,不可挑剔。报道刊登之前,7月13日,我和殷泽到登封市联系采访原告以及原告法人代表孙志伟、原告实际控制人王国顺,以求证事实。

当时,打通王国顺的两个手机后,他矢口否认是“王国顺”;而孙志伟的手机一直无法接通;在登封粮储,工作人员将记者带到办公室后,就消失了,记者被晾了整整两个小时。

记者在报道新闻之前,履行向被采访对象核实相关情况的义务,但是原告方却一直躲着记者。原告方一是并未对“核实内容”提出质疑,二是躲躲藏藏,加上记者在向河南省审计厅、河南省公安厅的采访,更加验证了原告方存在问题的严重性。

审判长,原告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却拥有自己的公司是不是本身就存在问题?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一个科级干部却拥有巨额资产,是不是值得怀疑?揭露黑暗、弘扬正气是记者的神圣职责,这正是我们不惧困难深入采访报道的一个根本所在。

哪怕是正常的舆论监督,记者也可能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比如今天庭审原告方拿出的一份从网上摘抄、没有正规出处、未加核实的文章作为辅助证据使用,诽谤我本人。无端、恶毒的指责越多,越是对记者自身价值的一种认可;就跟一个优秀、称职的记者不怕当被告一样。

我相信审判长能够给我们、给公众一个公正的判决。

我的陈述结束。

我刚说完,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以致法院连忙喊“肃静”。

陈述结束,审判长问原告是否同意调解,原告律师毫不迟疑的表示同意。

“被告是否同意调解?”审判长问。

“不同意!”当郑重毫不犹豫的说出这句话时,审判长、法官硬是愣了一会后,再次问郑重是不是同意调解,郑重依旧表示“不同意”。

审判长无奈的宣布休庭,改日宣判。

庭审结束后,记者们纷纷围到孙志伟跟前采访,那家伙连连摆手“不接受采访”。

在法官办公室签字的时候,审判长再次对郑重说:“郑记者啊,您今天哪里是被告啊,怎么看着既象原告又像法官呢。”

孙志伟这时候则和郑重套上了“近乎”:“郑记者,服你了。”

郑重则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老兄啊,问题都摆在那,你给王国顺顶什么帐啊,赶紧脱身的好。”

“谢谢郑记者,以后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啊。”孙志伟对郑重说。

(最新消息:王国顺的案子已经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一位副检察长批示立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