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摘自德兰修女的箴言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
江湖不远,无处不在,只要你活着,你就在江湖中,你的命运永远身不由己。
所以,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漩涡。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身在江湖,你怎么退出?
江湖永远是波谲云诡,精彩纷呈。数不清的悲欢离合,道不尽的可歌可泣。悟不透的血雨腥风,走不出的恩爱纠葛。永远花不完的钱,喝不完的酒,避不开的仇杀……
漩涡中要保持纯洁清净的心灵
一个寓言经典的寓言,是这么说的:
一头狮子生病躺在洞穴里,除了狐狸以外,所有的动物都来探望国王的病。狼就利用这个机会对狮子说狐狸的坏话。
狼正在说狐狸一点也不尊敬国王,所以都不来探病时,狐狸来了,刚好听到狼说的最后几句话。狮子看到狐狸来了就大吼,狐狸请求给他解释的机会,然后对狮子说:“在所有动物中,还有谁比我更关心您的病情呢?我到处去找医生,问他们该如何医您的病,现在终于找到治病的方法了。”
狮子命令他马上说出来,狐狸回答说:“活剥狼的皮,然后趁热披在身上。”
于是,狼马上就被撕裂开来,狐狸笑着说:不要唆使主人产生恶念,应该灌输他好念头才是。
狐狸的话很有哲理,害别人就是害自己,当你在抵毁别人的时候,别人已经将你推进了不可挣扎的生命漩涡。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生命过程,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纯洁清净的心灵。
现实生活就是这样,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但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百慕大”的启示
无论是在江河还是在湖海,行船的人最怕的就是漩涡。许多技术高超的水手、超级吨位的船舶,都被那些无处不在的漩涡像魔鬼一样吞噬了。世界上有名的“百慕大魔鬼三角”里,就曾吞噬过无数的生命,科学家们多方考证后基本认可了其原因就在于这一区域内不时形成一些巨大的漩涡。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在“百慕大”,越是巨型,越是动力强悍的船舶,越没有生还的可能。倒是一些轻飘的物体和小生物却能在漩涡中生存,不被吞没。经过科学实验和多次实践,科学家给出了唯一的解释:在漩涡之中,拼命的寻找“救命稻草”是极其不智的行为,反而会加剧漩涡的吸力,加速沉没的过程;倒是静静的置身其中,却可能寻到那个与漩涡的作用力“相抵”的角度,被其“甩出”而生存下来。
因此,有经验的水手都告诫后人:遇到漩涡,首先要做的是镇静,而不是拼命的挣扎。
发现问题,不管它有多么复杂,首先要做的是冷静,冷静地观察,冷静地分析,冷静地想出解决的办法,而不能盲目的采取“挣扎”的措施,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其实,在问题面前,最要紧的还是对待问题的态度,还是冷静两个字,只有冷静,你才能发现问题的真正面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面对问题,无可逃避,也不要盲目行动,想你该想的,做你该做的,你就会是最棒的。
天助自助
当陷入一个命运的漩涡后,我们是否就只能沉溺其中,就连挣扎也是徒劳?面对种种打击,我们又是否只能向生活投降,或者醉生梦死,苟且偷生?
从来不能想象,也不能接受,生活会是一片黑暗,犹如地狱!如果我们的降生只是为了受苦,我们又为何还要生活下去,那么放弃又有什么可惜?生若不足惜,死又何所惧。
只是,我始终都认为,每个人都应坚强,并努力寻找光明和希望,活得更好。不能欣赏放弃生命的行为,那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可是,谁又能带领谁走出心灵和生活的困境,到达光明的彼岸呢?我们如果自己都不努力,谁又能帮助我们?
天助自助。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依然作出那么多伟大的交响曲;海伦在看不到光明的情况下还学会几国语言,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们又为何要向命运屈服,向痛苦和不幸俯首称臣?
感谢你的敌人
同是羚羊也有不同。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西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分钟要比西岸的快13米。
品种不同吗?生存环境不同吗?饲料不同吗?
研究发现这些都不是根源。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年在动物保护协会的帮助下,他从东西岸各选了10只羚羊互换试验,结果,运到西岸的迅速繁殖,运到东岸的只剩下3只,其余的都被当地的狼吃掉了。
谜底终于揭开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是因为缺少这么一群天敌。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
没有压力便没有动力,也许正是因为你有了敌人,才使你有了压力,因为你有了压力你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如此看来我们不得不感谢我们的敌人了!
郑重
2007年11月19日零时20分于济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