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什么

标签:
艺术爱乐乐团沈思源文化 |
分类: 思源随笔 |
我有幸与画展的策展人杭春晓同坐一桌,聆听他对于“艺术”的理解。当然,我能理解他想要表达的:艺术是用视觉性的物质体验传达一种形而上的精神体验的过程,其呈现的结果是艺术品。所以他拉拢了当代八位有名的画家参与到这个游戏中,用了很多在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成为艺术的物品进行了特殊的布置,譬如用一声鸟叫做成的一个几秒钟的视频,或一个写着反暴力的水泥柱子、或几张扑克牌、或几个画画用的调色盒、或一个升降机、或一段连线、或一根废弃的钢管、或一张塑料包装纸。然后在声光电的配合下,它们隆重登场,成为画展的主角,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在这个时候,它们分别成为人们眼中的艺术品。
杭春晓认为,艺术就是这样诞生的。艺术家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他最终成为了一名艺术家。
这的确是一次有趣的体验,一场“迷人”的游戏。我发现很多人眯着眼,从眯缝的眼睛中透露出迷惑的眼神。他们来参加这次“艺术是什么”的画展,原本是想通过这次活动,找到“艺术到底是什么”的答案,可结果是越看越迷惑。甚至要怀疑起自己来,是否真的不懂艺术究竟是什么?
我也不明白艺术究竟什么?只能说,在那一刻,艺术是一场视觉与心理的游戏与较量。不过八位参展的画家用文字语言分别表达了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
崔岫闻认为:当你知道什么不是艺术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艺术了。
管勇认为:你可以说艺术是一幅画,或者一张纸,或者什么都可以是艺术,其实这只是一个说法。
季大纯认为:全世界很多人都在探讨‘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但是谁也说不清楚。
康海涛认为:艺术是本能而自发的生命状态。
瞿广慈认为:一切不确定的因素都可能成为艺术,一切可以激发人们奇幻联想的、让人们产生广阔的想象空间的事物都可能是艺术。
向京认为:艺术是思维的一种方式。
尹朝阳认为:艺术是社会的反射物,是艺术家面对环境做出的反应。
张小涛认为:艺术是迷药,像炼丹,超越了现实,像high了药的状态。它虚无缥缈但也很具体,和社会、人都有很大的关系。
我在那里看到很多时尚界的人士和一些当红的明星,他们在那里被媒体团团包围着。走出时代美术馆,我开始真正思考艺术到底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行走在生活整整三天,直到昨天晚上我去观赏“中国爱乐乐团”为了纪念成立十周年而特意在保利剧院安排的演出,我才仿佛找到了答案。我看着那些大师们在舞台上如痴如醉地表演,而台下或鸦雀无声、或掌声雷动,我突然知道了:艺术是沉醉、是痴迷,是情感地投入,是心灵的共鸣,是有节制的疯狂,是非病理的精神的癫痫,是将带着翅膀的想象最终以文字、图像、声乐、舞蹈……等以可视、可听的形式的极致体现。
当然,这里更多的指得是古典艺术。而所谓的现代艺术,特别是行为艺术,则更多地传递得是心灵的扭曲,是行为的怪诞,是病态的声嘶力竭,是想象力的穷途末路。
总之,美的艺术让人陶醉、升华,令人落泪、感动。而有些艺术则让人忍无可忍,让人哭笑不得,让人如坠地狱。
艺术到底是什么?我想真正的艺术大概是少部分人创造出了大部分人所需要和向往的一种温暖、美好、激扬、向上的情感体验。而扭曲的艺术则是另类极致的表达,是一部分人的宣泄表现出的结果正好满足了另一部分对于生活同样怀有仇恨的人的阴暗需求。虽然都可以称之为艺术,但前者高雅,后者媚俗。故前者能流芳百世,而后者却总是稍纵即逝。所以,要成为一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唯有投入自己全部美好的爱与感情。使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共同成就一场灵魂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