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情怀
(2009-02-11 13:11:39)
标签:
沈思源感悟随笔人文杂谈 |
分类: 思深忧远 |
尼采曾将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生存的教育,其目的是追求知识,获取尘世的幸福,赢得生存的竞争。另一种是文化的教育,其目的不是个体生存的需要和尘世幸福,而是直面永恒的生命意义。
可惜现代人读书更多的趋向于前者。当代的教育也是如此。学校里教知识的很多,教智慧的不多,教人直面生命永恒意义的就更少了。无论是家教还是学校的教育,总是要求孩子或学生要尽全力学好数理化和英语,将来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记得在我小时候就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只是又增加了英语或者其他更多的科目罢了。
若有孩子主动地想从书上去寻找生命永恒的意义,甚至还会有家长担心或反对,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懂得父母的苦心,不晓得积极向上,却只去了解一些无用的东西。
现实正是如此,很多人将直面永恒的生命意义看作是一件无用的事情。可不知道知识的灌输永远逊色于人格的塑造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不知道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人才能更好地坚守精神家园里的一份纯真,给善恶以公正,给灵魂以尊严,给生活以淡泊,给生命以神圣,给光荣人类的事业以无比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