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方法》第二次作业
(2009-02-19 20:44:46)
标签:
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管理东师离线作业教育 |
分类: 考试资料 |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会诊法
是指教师通过集体讨论,就某一学生的行为做出鉴定,并制定出矫正、改进和促进措施的一种个案研究方法。
2.现场实验
现场实验又称实地实验或自然实验,它是指在真实的教育背景与教育环境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改变所要研究的现象,以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
3.开放型问卷
开放型问卷也称非结构性问卷,它在问题的设置和安排上,没有严格的结构形式,被调查者可以依据本人的意愿用自己的语言自由陈述和作答。
4.总体
是指在一项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具有某种相同性质特征的每一个个体共同组成的。
5.因变量
是在实验中研究者所选定的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它也是研究者在实验中所要观察和测量的对象。即当两个变量存在某种联系,其中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具有影响作用,则那个被影响的变量为因变量。
6.产品分析法
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它是通过对研究对象活动的产品进行分析的一种个案研究方法。
7.无关变量
是指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往往还有一些变量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这类除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以外的其他一切变量,就叫无关变量,也称额外变量或干扰变量等。
8.封闭型问卷
封闭型问卷也称结构式问卷,它是指在问卷中把问题和可供选择的答案一起列出,调查对象只能在所限定的范围内挑选出答案来。
9.教育实验研究
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教育实验是指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创设一定的情感,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作的控制,以便人为地引起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从而验证假设,揭示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而广义的教育实验则不公包括狭义上的教育实验,而且包括所有新的、处于尝试阶段与变革阶段的教育活动与实践。
10.发展变化调查
是一种预测性调查,它主要调查某一教育现象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趋势和规律,从而以此为依据推断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这类调查难度圈套,其结果相对来说准确性不是很高,因此,在彩这类调查结果时,特别是依此作出预测时,要持谨慎态度。
11.无关变量
是指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往往还有一些变量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这类除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以外的其他一切变量,就叫无关变量,也称额外变量或干扰变量等。
二、
1. 提高调查问卷回收率的主要措施。
(1)慎选研究问题与调查对象
(2)鼓励调查对象填答问卷
(3)问卷调查的时间安排
(4)适时发出催覆信函
2.访谈记录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 现场纸笔记录。
(2) 事后记录。
(3) 辅助记录手段的使用。
3.教育实验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
要做好一项教育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几项基本原则:
(1) 全面性原则。
(2) 控制性原则。
(3) 操作性原则。
4.在教育实验研究中,有哪几种变量可充当自变量?
在教育研究中可以充当自变量的有以下四个种类:
一是课题变量(实验作业、任务),即各种可以操纵的具有质或量的变化的刺激,如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或教学组织形式等;
二是环境变量,即实验的环境,因为教育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各种环境因素会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它们也可以充当自变量,如社区、学校、家庭、班级等;
三是被试变量,又称机体变量,是指在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被试间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特征,如年龄、性别、血型、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健康状况等,也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也可将它们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但是,如果不是将这些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那么,它们就成为无关变量,可能影响实验的结果,需要消除或控制;
四是暂时的被试变量,指通过主试的言语、态度以及用某些方法使被试的机能状态、特性等产生一时的变化,将这种一时的变化作为引起被试反应的自变量,就叫暂时的被试变量,如疲劳、焦虑、恐惧、奖励、惩罚、饥饿等。
5.个案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体现在何处?
个案研究在对个别对象的全面细致了解方面确实远远胜过其他研究方法,但是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1)代表性不足。
(2)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3)结论的主观性较强。
(4)费时费力。
6.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问卷发出与回收的主要方式有:
(1)邮政投递式。
(2)集中填答。
(3)网上填答式。
7.教育实验中无关变量有哪几种?
教育研究中的无关变量有这样几大类:
(1)环境变量,环境变量是指不作为自变量的环境方面的因素。
(2)程序变量,程序变量是指由于实验程序不当而引起的无关变量,顺序效应就是由此而引起的。
(3)被试变量及暂时的被试变量。被试变量及暂时的被试变量都可作为自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但当这些变量不作为自变量时,它们也会影响被试的反应,这时必须将其作为无关变量加以控制。
8.调查问卷通常要包含哪些基本成分?
调查问卷通常要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成分:
(1)调查标题。一般来说,在调查问卷的最开始,有问卷的标题出现。问卷的标题可以明确地概括出调查的目的,但有时为了获得真实的信息,在问卷标题中可以不说明调查的真正目的或者把标题写得笼统一些。
(2) 卷首语。每个问卷的前面都必须有一段前言或卷首语,主要是简单向被调查者介绍此次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意义等。
(3) 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解释和指导被调查者填写意味着的一组说明。
(4)个人特征资料。在调查研究中,个人特征资料往往是作为一种自变量来考虑和使用的。在原因的分析与特征的比较中需要对其加以控制。
(5) 调查问题及答案。问卷的正文是要调查的问题及答案。它们是问卷的部分,也是获得所需要信息的关键部分。
9.调查问卷中问题的排序应遵循什么要求?
调查问卷中问题的排序应遵循的要求是这样的:
(1)被调查者熟悉的、简单易懂的问题放在前面,比较生疏、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2)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紧张和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3)把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结尾部分。
(4)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方面的问题,最后问有关个人的背景资料。
(5)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问题。从时间框架来说,一般按时间先后顺序来提出问题。既不要颠倒也不要打乱。即把询问同一方面事物的问题尽可能地排在一起。
10.教育实验研究存在哪些局限?
教育实验研究存在的局限:
(1)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难度太大。
(2)客观观察有一定的困难。
(3)教育的可重复性比较差。
(4)现有测量工具仍无法十分正确的测量教育情境下的复杂行为。
(5)伦理道德问题也限制了教育实验的适用范围。
三、
1.如何理解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点和不足?
行动有分析法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1) 适应性和灵活性。行动研究简便易行,比较适合于没有专门时间从事严格教育实验研究的中小学教师。
(2) 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及时性。行动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整个研究过程。
(3)较强的实践性。行动研究把研究活动与教育行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研究紧紧围绕学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展开,教育理论在实践中验证。
(4) 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不是一种教育研究方法的概括,而是一类研究活动性质的概括。
在具备上述优点的背景下,行动研究也有其局限性:行动研究的局限性之主要表现在由于它是一种非正规性的研究活动,不讲究科学的严密性,因此在实际研究中,不可能严密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有限,在推广使用这些研究成果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同时,由于等到天空主要目标服从于改善行动,而不是发展知识或理论,因此它对教育理论体系之建构的贡献是有限的。
四、
1.
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标准分数分别是:0.375、2、0.4
2. 请设计一份由学历、性别和薪资收入三个事项构成的某公司营销人员收入状况调查的一览表。
姓名 |
学历 |
性别 |
薪资 |
收入 |
|
|
|
|
|
3. 下列两个变量为非正态变量,试选用恰当的方法求出其相关系数。
被试 |
|
|
|
|
|
=0.38
4. 请设计一个前后测等组的教育实验。
等组设计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其实验的步骤是随机选取实验样本,并把样本随机地分成两个组;对两个组都进行前测验;然后对实验组实施实验处理,对控制组不作处理,最后再对两个组进行后测。具体方式可以表示成:
组别 |
前测 |
实验处理 |
后测 |
随机实验组 |
√ |
√ |
√ |
随机控制组 |
√ |
|
√ |
例如:为了考察英美文化背景对英语阅读的影响,从高二年级中随机抽取90人,又将这90人随机分成两组,先对这两组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测试,然后在其中的一组中进行英美文化背景的介绍,另一组不做介绍,然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测验,如果结果有显著差异,说明文化背景对英语阅读有影响,如果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文化背景没有影响。
5. 学生甲期末语文考试得了96分,其所在高二年级的语文平均分是85分,标准差是14分;学生乙期末语文考试得了88分,其所在高一年级的语文平均分是77分,标准差是12分。试求学生甲和学生乙期末语文考试的标准分数。
6.请制定一份旨在了解某省初中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意见的调查研究设计。(无需编制具体的调查问卷)
(一)研究的目的
了解某省初中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意见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过程的实施
(五)结果统计与解释
统计调查结果,比较分析不同学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性别教师的意见差异,分析差生差异可能原因。
(六)撰写研究报告
依据研究研究内容、过程、方法和结果等撰写研究报告。
7. 某地区教育部门要了解高三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辅导材料的花费,随机抽取了该地区的500名高三学生,计算出平均花费为120元,已知总体的标准差为25元,请估计该地区高三学生总体平均花费的95%和99%的置信区间。
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 -1.96 <μ< +1.96 ,即(117.82-122.19);
置信度为99%的置信区间为: -2.58 <μ< +2.58 ,即(117.21-122.88)
8. 学生甲高一时学年末考试英语得分为118分(满分150分),其所在班级的平均分为96分,标准差为18分;学生甲高二时学年末考试英语得分也是118分(满分150分),其所在班级的平均分还是96分,标准差为26分。试问学生甲高一、高二两次英语考试的标准分数各是多少?
9.请设计一个只有后测的等组设计教育实验。
只有后测的等组设计教育实验是随机选择实验对象,并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对实验组实施实验处理,而对控制组不作处理;然后,对两个组进行后测验。具体的设计方式为:
组别 |
前测 |
实验处理 |
后测 |
随机实验组 |
|
√ |
√ |
随机控制组 |
|
|
√ |
如,为了考察教师表扬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可以随机选取一些学生(如50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教师对其中的一组的成员给予表扬,对另一组成员不给予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这两组学生进行语文测验,考察他们之间的差异,如果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表扬没起作用;如果有差异,可能是表扬的作用,也可能是这些学生原有就存在差异,为了辨别是由于表扬的作用还是先前就存在差异,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