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足浴皇威不工作温度传感 |
分类: 硬件维修 |
标签:
dsf音乐高保真无损转换 |
分类: 软件应用 |
问题:最近搞到一些DSF格式的古典音乐文件,它是高保真无损音乐专用文件,试了各种播放器都不灵。
解决:
标签:
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管理东师离线作业教育 |
分类: 考试资料 |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会诊法
是指教师通过集体讨论,就某一学生的行为做出鉴定,并制定出矫正、改进和促进措施的一种个案研究方法。
2.现场实验
现场实验又称实地实验或自然实验,它是指在真实的教育背景与教育环境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改变所要研究的现象,以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
3.开放型问卷
开放型问卷也称非结构性问卷,它在问题的设置和安排上,没有严格的结构形式,被调查者可以依据本人的意愿用自己的语言自由陈述和作答。
4.总体
是指在一项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具有某种相同性质特征的每一个个体共同组成的。
5.因变量
是在实验中研究者所选定的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它也是研究者在实验中所要观察和测量的对象。即当两个变量存在某种联系,其中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具有影响作用,则那个被影响的变量为因变量。
6.产品分析法
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它是通过对研究对象活动的产品进行分析的一种个案研究方法。
7.无关变量
是指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往往还有一些
标签:
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管理东师离线作业教育 |
分类: 考试资料 |
一、名词解释
1.
2.
3.实践性知识——:所谓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它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知识、教师的人际知识、教师的情境知识、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等。
4.批判性思维——它泛指个人对某一现象和事物之长短利弊的评断,它要求人们对所判断的现象和事物有其独立的,综合的,有建设意义的见解。
5.(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加德纳的理论, 智力是多方面的,并且有多种表现形式。加德纳确定了七种人类智力: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躯体运动智
标签:
管理学基础教育管理东师离线作业教育 |
分类: 考试资料 |
一、选择题
1.对岗位说明书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D
A.可节省重新收集岗位工作信息的工作,减少了工作量
B.员工的工作效率会更高,工作质量也会更有保证
C.帮助新员工可以更快地胜任工作,从而减少培训工作量
D.只是为了招聘人才需要其他没有什么作用
2.请选出组织文化建设涉及到的内容( D)
A.①②③
C.②③④
3.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Adanms)于1967年提出了( B)。
A.激励需求理论
标签:
杂谈 |
分类: 硬件维修 |
一.概述
本万用表最大显示值为±1999,可自动显示“0”和极性,过载时显示“1”或“-1”,电池电压过低时,显示“←”标志,短路检查用蜂鸣器。
二.技术特性
1.测量范围
⑴交、直流电压(交流频率为45Hz~500Hz);
⑵交、直流电流
⑶电阻:
量程分别为:200Ω、2kΩ、200kΩ、20MΩ和20MΩ六档。精度为±(读
标签:
其他频道 |
分类: 考试资料 |
四、计算题
1.甲校和乙校初三各有学生235人和248人,语文统考成绩,甲校平均分83分,标准差6.5分,乙校平均分88分,标准差7分,试求甲校中成绩在乙校平均分以上的学生人数。
答:z=88-83/6.5=0.769,P1=0.27935,P=0.5-0.27935=0.22065.nP=235*0.22065=52(人)
2.某中学在两个平行组进行教法实验。甲组有15名同学,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乙组有17名同学,继续采用原来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一段时间后进行统一测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试分析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与原来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是否一致?
答:/X甲=80.2,/X乙=69.0,a=0.01,t0.01/2(30)=2.75,t=4.27>t0.05/2(30)=2.75,p<0.01,;两种教学方法的数学效果差异非常显著。
甲 |
85 |
乙 |
标签:
其他频道 |
分类: 考试资料 |
一、判断正误,对的在前面的括号内画“√”,错的画“×”
( √
( ×
( ×
( √
( ×
( √
( √
( √
( × )9.事件的概率不仅由事件本身决定,而且与我们所用的计算方法有关。
( × )10.假如一个样本在总体中出现的机会很小,则完全有理由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
( √
( ×
标签:
其他频道 |
分类: 考试资料 |
一、判断正误,对的在前面的括号内画“√”,错的画“×”
( × )1.求积差相关系数时,要求两组资料均为正态分布的等距变量。
( × )2.统计分组时选的分组标志是统计总体内各单位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或特征。
( √ )3.一个连续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左闭右开区间。
( × )4. 值越小,说明两变量间相关程度越低。
( × )5.等距变量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 √ )6.一组数据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C,其标准差不变。
( × )7.当一组数据以中位数为其集中量数的代表值时,常用四分差作其差异量数的代表值。
( √ )8.统计即是对大量数量关系的综合与汇总。
( √ )9.点二列相关可用来评价测验中某一问题与测验总成绩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
( × )10.一组非正态分布的数据,将每一个数转化为标准分数后,其分布呈正态分布。
( √ )11.统计表是自下而上传递统计资料的重要载体。
( √ )12.如果两列数据之间是零相关,我们就可以说这两列数据之间独立。
分类: 考试资料 |
东北师范大学06年秋季学期《教育学》第一次离线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5分)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受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他自己的发展。因其材而教育之,因材施教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是一种人本教育。
二、判断并说出理由 (每小题5分,总计35分)
1、教育上培养人的个性必须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答:对。只有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才能培养出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而以学生全面发展割裂为代价培养的个性是片面的个性。
2、教育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答:误。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二者的关系上,是社会决定教育,而不是相反。
3、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答:误。教育固然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决不是无能的。但人的发展受自约于诸多因素,教育不是万能的。
4、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答:误。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是对的。但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是不对的。教育应该从社会和个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