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者为什么会反复强调一个问题
(2018-06-12 16:07:30)分类: 督导纪录 |
6月9日,我给两位心理咨询师讲实战技术。也准备继续做下一次心理咨询。结合第一次咨询,咨询师有一肚子的问题要问。以下整理当时重点的问题:
咨询师:我们刚才,已经发现你的恐惧,在做瑜伽练习时,也显示出来,那么我们一起来解决瑜伽中的紧张吧,你看如何?
咨询者:可以呀,瑜伽中的紧张....
......
一、咨询者为什么会反复强调一个问题
回忆案例:咨询者一直强调自己的恐惧跟妈妈有关,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把她引向思考,或者她暂时跟我们交流了相关话题,貌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可是最后,还是绕回到老问题。比如:
咨询师:现在好了,瑜伽的紧张问题,我们讨论完了,你觉得收获了什么?
咨询者:可是,我依然觉得瑜伽的紧张我是不可能破除的。因为,我对妈妈婚姻的关注和害怕,似乎才是根源...
咨询师:...
这种问题,比较常见。咨询者一会清楚,一会糊涂。我们不知道到底咨询者领会我们的思路了吗。
不过,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两方面原因:
1、我们没给咨询者讲解透彻,没能把她的问题和现在沟通主题进行连接。这样,即便咨询者从礼貌上是跟随了,但内心是不确定的或者是持怀疑的。
例子同上,我们这样解释:
为什么我们要先讨论瑜伽中的紧张而不直接讨论妈妈对你的影响呢?因为,妈妈对你的影响,直接反应在瑜伽中放不下,紧张。如果这个问题我们通过练习,能够好转,那么妈妈对你的影响时不时就少了一部分。痛苦就减轻一分,这样从外向内的做法,可以让你迅速获得好处。所以,我们先讨论瑜伽中的紧张,以后我们一定会说道跟妈妈的关系上的,放心。
2、共情不够
还有一种原因是共情,咨询师一味推进问题深入,却忽略咨询者的感受。让咨询者总有种没有痛快表达舒服的压迫感觉。其实,这里没表达清楚的,依然跟1有关。讨论话题的转换需要咨询双方同步,但是往往引领着更清晰她想要的,跟随者不是很明白。这样,在转换时,不管是咨询者还是咨询师,都需要慢。需要主动询问对方和自己(自己确定和对方的思路统一了吗)。
例如:我们在讨论瑜伽的紧张中,总会被你时不时拐回到对妈妈的情感关注。我想再多给你点时间,你好好跟我聊聊究竟妈妈的哪些地方吸引的关注,说说看。
前一篇:双十一有一种东西不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