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期末,跟我的学生们要暂时分离了。考试前,邀请大家来我这里,分享烘焙的蛋糕、饼干、冰淇淋。席间一个我很喜欢的学生说,白老师,为什么以前的感觉现在都没有了。学习,没有过去的冲劲;恋爱,不再有甜美的感受;逛街,购物后没有那种过去的喜悦感......什么都好像可做可不做,做了没有感觉,不做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有时候反倒更怕做了失败......
这种感觉,我也有过,很典型。那种淡淡的又说不出来的感受萦绕心中;其实,每天都可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但是回头想想却没有什么成就感和喜悦。我倒不想在这里高谈阔论,人生要有理想要有追求。倒是想说说,这种感受对我们心理的变化。
我们人类的大多数快乐来自于挑战和新鲜的刺激,挑战其实也是对未知自己的探索,依然是归属于“新鲜”这个领域。所以,当我们大脑定义:这是个新鲜的没有触及过的玩意时,就会自然兴奋,获得快乐体验。难道是,我们现如今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了吗,还是另有原因?
可能一、“陈旧定势”--把原本是新鲜的东西,归类为过去已经经历过的
我有个好朋友,每次从外地旅游回来,就跟我们埋怨,说真没意思。为什么呢?说某个景点就像是颐和园的孔桥,加上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加上故宫的皇家别墅......没什么新意,都见过。他能把每个新去的地方,都能用去过的旧景点代替。这绝对是一种本事,哈哈~搞得自己期待而去,败兴而归!
试想一下,世间万物总会有些相似处,但绝对不可能完全一样。若你总是把新鲜的东西,用陈旧的眼光去度量,那么不管你接触多少新鲜事,在你的世界里,他永远是陈旧的。
寻找新意:如果你真的想有新鲜感,那么请你放空自己的记忆。用一种不比较,不回忆,找亮点,找特色的眼光去接触身边事,去体验那些景点。即便反复去一个景点,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心情下,感受也会截然不同,所以是新鲜还是陈旧,看自己!

可能二、“美好定势”遇难而退
你说,恋爱的甜美为什么消失了?难道恋爱,永远就只能有“甜美”的颜色,没有其他颜色?
现在过年,单位不让吃请送礼,同事就感觉过去的美好时光过去了,现在只能忍着煎熬混一天是一天,让自己麻木地工作,减少不如意地打击。
如果你认为那些逢年过节的礼物,本该是自己应得的,那如今没有,肯定难受。
如果你浪漫的爱情电影看多了,会自动升腾那种不切实际的“美好定势”,以为爱情就该永远浪漫,就应该被恋人追,就要他人一直顺从自己......如有不如意,就感觉"甜蜜"消失了。其实,爱情本来就会有波动,“甜蜜”只是爱情的其中一种体验,并不是全部。
我们脆弱了,遇难就退缩。把责任归咎于他人或社会,这样可以让自己舒服,为自己开脱:不是自己付出不够,而是他人表现不佳。这种归因习惯长此以往,就会渐渐对事或对待他人高要求,而忽略事态本该发生的过程,只愿期待好的,不愿看到负面。
期待不付出,而问题自动好转;或者自己不付出,而单方面等待由对方改变,让这一切好转!
寻找新意:爱情有高潮有低谷,在低谷做点什么,才能让你重回高潮;所以说,当麻木来了,也许预示着你正往低谷滑落,我们不能阻止低谷的到来,但总可以减少低谷持续的时间。
做不做,看你!
可能三、目标缺失
也有些人能够认识清楚这种“麻木”的感觉源自于自身对事情过于高期待或过低期待,不去突破从而始终陷入在与过去的对比中,而丧失新鲜感。说到底,这是同一件事--不灵活。同一件事情不同时期经历应该有不同的目标,去掉心中定势,既不怕失败也不盲目悲观。
我们对什么麻木时,往往是不知道此时此刻我想要什么,怎么才能做到自己想要的目标;误以为,只要维持现在就是最稳妥的。说明你的目标消失了,方向不明确了。如果任由这种状态发展,最后往往不是维持不变,而是变得越来越糟。
比如:有些成年人,一直在努力工作,可是工作很久,既没有成就也没有得到上级的重视。这时候很容易麻木,不知道自己还该不该继续努力,也不知道这种努力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
试想一下,当我们感觉生活、学习或者工作麻木了,失去了动力,就说明你的目标需要调整了。及时调整到力所能及,又容易互获得挑战成就的新目标上,去执行它。坚持一段时间地,努力,你会慢慢收获新目标带给自己的新鲜成果!
而我们往往不敢做新目标的更换,或者是怕新目标执行不如过去顺利,代表自己失败;或者目标不如过去高远,代表自己没有进步。其实制定新目标本身就是进步,其他都无需考虑。打破这种麻木的状态,reset一下,这是很需要决心的,二次重置,你会发现进步会更快,即便起步稍低也很快被迎接来的进步所弥补,用不着过度担心!(文/白京翔)
加白老师QQ184601080
或微信:白京翔心理老师
以及公众微信号:bai7510
提问心理问题,申请免费90分钟的心理咨询机会,可以安排白老师团队35名心理咨询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