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现在有人还敢于跟你直接说出对你的不满,那么不是讨厌你的人就是跟你特别近密的人。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绕开,回避,不直接表达对他人的心中不满。更不会用那些直接袒露心声的话,比如:
你这么做我真的不舒服;
你做的不对的;
你这样做不好......
这样有力度,又很清晰的语言表达不同观点,越来越稀有,你身边还能有吗?
所以,经常导致还对他人一直好感,但对方早已把你从微信好友中删除了。也就是说他们把你从好友圈踢出去,但不会告诉你,而是悄悄地,以为这样又安全又不会彼此尴尬。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只不过是延迟了冲突,当有一天突然对方发现,那种感觉不仅仅是尴尬,还有痛恨,恨你的忘恩负义把自己当傻子耍!
隐性方法:悄悄删除或者拉黑、阻止
策略解读:我悄悄做的,你怎么会知道。
隐性级别一级:此种隐性不满,只是延迟,但容易发现,一旦发现,永远分开!
其实,有的时候比悄悄更升级的伪装是忽略。我发现跟我最好的朋友,微信的反馈速度极快,对,甚至我们不用微信,直接电话。只有那些跟你关系远的人才在微信上跟你说重要的语音,他们是回避直接交流,不想跟你情感互动。有些朋友,我给他上午发的,晚上才想起回,甚至朋友圈都刷过了,微信还不会,你还会想跟这种人进一步来往吗?
你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微信反应速度越慢(是一贯,不是一次)的人,往往对你不够重视,那些能语音还要用文字的人,更不敢跟你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他会觉得不自在!我们请求他人时,语气会谦卑;我们分享快乐时,语气会高涨。如果你不想跟对方谦卑,也不知道自己高涨的情绪,对方喜不喜欢,这不本身就是距离吗?所以,只有关系近的人才分享感情,关系远的人只交换信息,认为情绪是危险的私人物品,最好不要示人!
隐性方法:延迟回应或者故意用文字替代语音交流
策略解读:见面--打电话---语音---文字,关系越远,交流方式越不直接,越麻烦。再加上,我不想立刻呼应你,就装很忙;看你还能期待我什么,拖死你!
隐性级别二级:只跟你交换信息,不交流感情。时间久,你自动减少来往,可没人强迫你哦。
当然了,你没碰上高手。高手其实正在拒绝你,可是你不仅听不出来,还会以为他正在跟你互动。比如:有个好朋友说你来我们家乡吧,这里小吃特别多,你心里想就你家乡小吃多啊,我在北京一样不比你少。但是你不敢说,于是你会顾左右而言他说:”是啊,北京也有不少小吃。“其实,你的重点不是“是啊“而是后面“北京也有很多“,你强调的是自己的家乡不比你差,那对方说的小吃多就没意义了,因为北京也很多,呵呵,风头被抢过来了。
隐性方法:顾左右而言他或者表面认同,话锋一转,重点在后面。
策略解读:我不想听,那我就把话题引到我所想听的方面;我也没有否认你,让你挑不出问题。
隐性级别三级:隐性高手,你试图主控话题。没有让人反感的词汇,但是你已经悄悄占先!
最后,有一种人,我最受不了。他们的隐性不满已经登峰造极地让你误以为他是快乐的,哇,不可能吧~还能把拒绝用快乐的感觉展示出来吗?有的,如果你发现,有人说话动不动就笑,开始你以为她爱笑、开朗、特别正能量。可是,再往下感觉,你也能慢慢发现她笑的节奏和你的话不是一个点上。换句话,你说的没有任何笑点,她也会乐;而更恐惧的是,当她说自己痛苦的回忆,她也会乐着说。妈妈呀,你明明痛苦,为什么装勇敢,秀开朗?
隐性方法:无笑点也笑或者痛苦也能笑着说
策略解读:我是真笑,但我并不是为了快乐。是不想让你深究,我的痛苦是我的,我都能说痛苦乐出来,你也就没办法跟我一起哭,给我擦眼泪了吧。
隐性级别四级:隐性大师,深入骨髓,不会表达真感情,面具带久了,俨然浑然天成,谁都走不进你,感觉不到你的真实,痛苦的不是他人,是你自己!
世界变了,人与人之间越多隐晦要去猜,那就是一种倒退。
我不想跟你绕圈子,如果我真心待你,会尽量让自己的表达和内心一致化,当然我确信这样做也绝不会伤害到你。因为,升级隐性法则去交流,最终你会变成寂寞大师,让自己更痛苦!
(文/白京翔)
我在公众号回答问题,每个问题回复一次,问题可以更换,每天限回答一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