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会传染的

标签:
情感 |
分类: 女性心理 |
(本文已经收录《北京青年报》2013.7.8心理版,可在当地购买阅读纸质版)
我们先来看看如下一位家长的例子吧!
急人所急,其实是火上浇油
送走上一批高三学生,高二的学生们就进入了备战状态。一位家长给我打来咨询电话,说自己的儿子进入了“准高三”阶段(学校给高二结束还没升入高三的学生定义为准高三),学校已经按照高三的模式提前分班,进入倒计时备战状态,不断给学生们施加压力,督促学生们开始迎战已经不到一年的高考。咨询者儿子是从某二类校高分考入这所重点高中的,又很幸运地分入了实验班。可是,在这个优秀生组成的尖子班中,儿子不再名列前茅,成绩一直保持在中间状态,不管如何努力也无法突破,而近期还发生了奇怪的现象,一考试就大脑里空空,而把考试卷带回来,独立操作反倒能够正常发挥。由于高考在即,考试成绩不断亮出红灯,儿子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非常沮丧,还常常怪自己不该在重点班念书……
这显然跟孩子的焦虑有关,但是如此反常的现象,让我很好奇地想寻找源头。于是当询问过孩子的问题后,转而关注这位家长的情绪。从她的语言表达中我感觉到她强烈的焦虑,不断重复孩子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可怎么办?如果孩子发挥失常怎么办,还不断数落自己的儿子基础不好,没有踏实学习。我说你是否在平时也是如此对待他的呢,她沉默认同!
可是她也承认孩子很努力,只是最近有些失常,她不管如何努力都不能帮孩子提高分数,所以才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可作为孩子的父亲及孩子的男班主任则不这么看,他们说他只是暂时不适应,基础不错,等到了高三一冲就能上去。这两位男人和孩子妈妈的观点迥然不同。指出她不要太过于着急,越是着急越是给孩子增加负担。
是这样的,真心想帮助孩子就是要降低过分的焦虑程度。每年我给中高考的家长心理辅导或在“教育面对面”节目中,总是能碰到很多母亲过分焦虑自己的孩子,把考试看的很重。进而会把自己这种焦虑传染给孩子,而孩子一旦接受母亲的焦虑,不仅不会有助提升学习热情,想反会对自己更加质疑。女性丰富的情感和细致,往往会造成情绪波动,尤其现在职业女性没有过多的时间跟孩子一起成长,一两次的考试失败,就会忘记其实孩子的基础是不错的,某一两次的发挥不佳,也并不能说对未来造成颠覆的影响。

家长说只要孩子的分数上去了,他就会心情好,自己也不会焦虑;我说,倒过来才对,只有情绪好了,孩子的分数才会自然上去。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急人所急,其目的是想解决问题,但是会不会反倒把问题放大呢?答案是肯定的。若自己的焦虑无意识地传染给了他人,他人本身就是举棋不定,内心波动。这个时候外界有了共振,有了同样的焦虑,那就证明当事者的焦虑是正确的,于是被证明的焦虑就如同接受到了鼓励,更加焦虑。所以,两个人一起焦虑就会更焦虑。相反,当自己焦虑而外界是平静的,自己内心的焦虑会因为没有得到承认而动摇并开始怀疑,继而随着外界的平静而淡化平复下来许多。
所以“急人所急”心理层面的理解则是内心重视而表面要更加镇定,坚定的表现,这是在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传染不分好坏,既然坏情绪会传染,好情绪也会。这样一来,我们以镇定回应焦虑的场面才是真正起到帮助作用,正所谓临危不乱,才能就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