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朋友催促,反感,但是我依然帮助他
还记得前两天好朋友杨某找我要一个光盘号,他知道我跟出版社的认识不少朋友。于是我就满口先答应了,开始从最近联系的几家出版社问。谁料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并不像我原先想象的,不是出版机构给出的天价版号不在预算内,就是有些出版机构不做光盘无法购买。在这几天里,我不断接到杨某的电话或者短信,恨不得一天问我两遍你有没有在帮我问。我能理解他的迫切,他的软件产品急着要上教委目录,可是这个事情总要给我点时间。三天过去了,问的几家都告失败,而朋友还不断催我。让我开始帮忙的好意,转变成麻烦和累赘的想法。几次提到不要催,我正在进展中,并具体告知事情的发展,但依然不行。第四天,我实在急了说我没希望了你先找别人,别在我这里寄托太高期望。
终于这个短信过去,可以消停两天了。就在我前脚发了短信,后脚并没有停止,立刻联系盛大文学的好友刘某,他效率很高的帮我安排好了一家。于是第五天,我立刻拨通了杨某的电话。他接通后,还有些迟疑,我说办妥了,他才喜出望外,连声感谢!事后,我们继续是好朋友......
感悟:
我当你是朋友,不催我,也在努力中。当然你的提醒会让我感觉到事态的紧迫,但不要让我感觉到心烦意乱。催我,其实你是心里没底的,认为我这边或者可以通过催促而推进事情或者认为我可能没有关注你的事情。不过两者对于我来说都不是。
我把自己的感受告诉给好友杨某,不喜欢他催促,但我还会帮你的忙。因为,我相信帮你是因为朋友,而告诉你我的真实感受更是因为咱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就是这样帮助,最真实的感受!我会要你知道我的习惯,表达不满并不会影响关系和结果,我们经得起!
出版那点辛酸史
从去年7月完成本书至今眼看就一年了。历经出版社和出版公司多家,我从怀疑自己到改变自己,从改变自己,到发现些事情。现在来看头一家“磨铁”编辑小田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文字她很喜欢,也给我开始改了不少东西。直到我们商量好,她跟总编递上样稿和目录,才知道原来总编不喜欢我的文字。说内容不错,但是过于温和,如果还是那本《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的风范肯定能出。我说,对不起我不是石勇(此书作者)。因为温和才是我的风格,文字是要流淌到人心,不需要振聋发聩!当然,此书是好书,但与我风更迥异,只能作罢!
后来又先后得到化工出版社的小马和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另一位好友指导,从目录到书名。让我很受益,这个过程尽管有点煎熬,但让我开始感觉到自己的问题。三个人如果说了同样的问题,那么就是问题,我改!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过不负责任的编辑。北大出版社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另外两家小公司的编辑完全看不懂还指责颇多,更有一家是不投高额赞助不出......哪里都一样出版界也是社会,好的不好的都有,经历了才知道这里水也很深!必须要自己亲身淌过才能迎来最后。
终于认识了一个很喜欢我文字的编辑,开始我没有考虑他的出版社,因为他负责的是青少年版块跟我的心理文字不是一个方向。但是正当我不断碰壁时,迎来的这位知音编辑,无疑让我也有一种冲动让他帮忙看看。就是这个开篇,欧编辑无偿地拿出他个人时间看完我那几十篇文稿,并且投入好几个周末跟我一起改。这个过程,是我从认识问题,到发生改变的过程。人家只字未提一定要在我的出版社出版(他们也是家很不错的国家出版社)。
文字在他的推动下开始有了主线,思路越发清晰,各种书名我们两人起了快有50多个。当我拿出自己改了好几稿的目录,我们两都笑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于是我主动提出来,可以由你做我的责编吗?
我们因为文字而相识,因为观点而侃侃而谈,又因为出版而互相结成合作。每一步都是真情实感,都是水到渠成。我想我肯定是个挑剔的人,希望编辑给我的建议是帮我改进,但若你的建议给了,却让我不知道怎么改,我要你的建议有何用?大话、套话,我一听就能感觉到,谁想真的邀请你一起走一段,只有看行动!
我不想褒贬这个出版界的问题,但我必须知道该怎么做。看看自己一面墙的书柜,原来可怜的几本国产书,也仅限于那几个作者身上,阅读译本才是人生快事。想想国内的出版社做了那么多书,可是我却喜欢的寥寥。那么倒过来想,我的书国内的出版社能喜欢吗?明白了吧~
当出版界在说没有好作者没有好文字的时候,你们真的是想改变吗?还是想把那些好文字强迫塞进原本已经萎缩和落伍的构思中。好书一定是永远的畅销,市面上难寻国产畅销的好书,除了没有好作者,是否也没有一个好的出版机构,敢于打破旧观念的好编辑呢?值得深思!
第一时间,推送好看的心理分析,心理文章,给你的手机。快快来加!
微信公众号:bai7510
或者扫描二维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