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过节人少的地方

(2012-05-02 11:15: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论

   

寻找过节人少的地方

  五一三天,没有走太远,但是却经历了各种小事,在小事中也同样让人回味带来思考...

 

    4月29日,由于家住京承高速入口不远,所以大早上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出京的“大军”,排起了长队。跟爱人合计,去哪里人最少,最快捷。既然大家都出城,那么肯定城内是空的。既然那么多人开私家车,那么公交车是空的。当然,最空旷的肯定是写字楼,哈哈,加班的是少数,在家或在路上的是多数。那么留在北京的人大概又会去哪里呢?公园赏花、商场血拼、影院偷闲...咖啡厅朋友聚会谈工作得肯定少...我们两人一通很有道理的分析后决定坐公交车逛市区,绕开购物、娱乐的人流集中地带...

 

    125直达安定门,一路向南走,因为起来的较晚,出来的磨蹭,走到这里已经12:30,午饭时间到了。我们两人几乎一起想到了“馅老满”饭馆,这里的饺子一直很地道。于是我们俩人继续猜会不会人多,爱人说肯定不多,理由是更懒的人还没起床或者在床上用早膳呢,而我表示担心!快到时,没看见有排队,但是走到跟前看到有等位的。爱人转身想走,我说你没看等位人很少,连号都没发,估计很快就到我们。果然,服务员麻利地收拾了一桌前面客人的餐具问我们几位,招呼进来坐。

  等待的间隙拍了这张匪夷所思的片片,上传到微博,后面的树和老北京街巷其实是壁画,看明白了吧?顶端图

 

    饺子馆其实就是老北京的馆子,普遍就是热闹,坐在这里的人大多不讲究,说话声音很高,我跟爱人对面而坐,平时的分贝已经只能见到嘴动,不知在说什么,像是哑语。三两饺子,很快就在我俩重新审视过节的“馅老满”的当空端了上来。每次我们只点他们的招牌饺子,7元/两,虽然涨价有些时日,但依然觉得物有所值,值得再来。

   

    “来点蒜泥好吗?”“一会就来”爱人继续每次吃饺子蘸蒜泥的习惯,招呼一个大姐。大姐很热情,一会就端上一碗....一碗?“这不是蒜泥,我要蒜泥,就是蒜末。”爱人比划着跟大姐说。“没有蒜泥,腊八蒜是免费的...”显然大姐是好心但是我爱人根本不领情,嘟囔着怎么可能没有蒜泥,但是没有继续,放过了她。我以为这事结束了,大姐离开我们忙别的去了。我很享受地吃起腊八蒜。一会爱人招呼一个小妹,再次说要蒜泥,小妹麻利地转身而去。我不解地脑子里转悠自己的心事,你以为找个年轻的就能要来蒜泥了。你看着吧,待会还是一碗腊八蒜,小妹也变不出来没有的东西,等着瞧,我没做声,等着看好戏!

 

    一会功夫,真的端来了一盘白白的...哎呀,真是蒜泥啊!爱人有几分得意,我说:“你真牛,聪明,聪明...”我大赞爱人的机灵,换个人,果然效果也有区别。爱人说,大姐好像刚来的,或者过节帮忙的?总之我们每次都有蒜泥,今天怎么会没有,大姐还不如我们清楚。我想,过节忙,忙中也许多了一点“惰性”,当然我更希望大姐真得是因为新手不知道,而不是我的归因。

 

   开吃...因为出门吃了早饭还没饿,所以只点了三两垫垫肚子而已,我们两都打算好好品尝一下,有两个月没来了吧!不过,这回我们吃完了以后,这种期盼的感觉淡泊了很多。饺子皮厚了,饺子陷也没以前香了...内心对于过去的那种感觉找不到了。是过节的原因,还是换了饺子师傅,我们两胡乱猜测着。不过短期内不打算再来,等待整顿吧,呵呵,要不等不过节,师傅不忙的时候再来碰碰运气,是忙中少了精细,还是真得人去味没了。

  体验了过节饺子馆的不同情节,我们酒足饭饱。继续开拔,寻找真正过节中的闹中取静的深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