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咨询师的非技术性问题一览

(2011-09-19 18:06:58)
标签:

情感

分类: 督导纪录

咨询师的非技术性问题一览



 

   最近我带的这批咨询师,出现了普遍的非技术性问题。我想就普遍的问题,在这里统一讲解。

 

   第一、被咨询者的“症状”吓到、为假可怜奉献“爱心”

 

   咨询者的表达,为了渲染气氛,不免有很多不实的地方。久经考验的咨询师都明白,咨客语言大多是悲观的、绝望的、极端的、不切实际的多。而咨询师由于经验不足,很难辨别咨客的夸张语言,而付出不必要的担心和精力。

 

   例如:某咨询者说我想自杀,我的咨询师就心软了。忘记不能将家庭电话告知咨客的原则,多次被打扰,还受到电话骚扰。每次咨客以“想自杀”为开头,然后所说问题就跟自杀远离......

 

   例如:咨询者说我没钱但是问题很重,有的咨询师就自作主张一而再地降低自己的收费标准。结果咨客原本就是想免费多做几次,根本没有任何想缴费的意愿。同时,还给咨询师许诺,等挣钱了一定连第一次免费的都全部补偿。(我安排咨询师提供首次免费咨询,二次开始最低50元每小时的最公益收费标准)

 

  试问,有人会用马上“自杀”还跟你QQ文字吗?那么迫切的问题,早就想通过更快捷的方式咨询了。

  试问,收费如果很高自然交不起,可是低到50元每次,如果都不愿意付出,真得可以怀疑咨询者的用心了。

 

   第二、以不实的理由要求更换咨询师

 

   一个经过我长时间培养后,慎重推荐给团队中一名优秀心理咨询师的案例。做了3次电话咨询,3次后,咨询者要求换咨询师,理由居然是咨询师不是本地人,我听了就好奇。咨询师从第一次就不是本地人,为何3次才说。这里面一定大有文章。果然,在我拒绝更换咨询师后,咨客继续咨询。没想到的是咨询师自己做了让步,为了换取咨客真正想换咨询师的理由,奖励了2次免费时间。这个行为其实也违反了正常的咨询标准。其结果,让问题再一次模糊,是咨客为了贪图两次免费时间呢,还是真因为无咨询师可换而不得不回来了的呢?(后了解换咨询师不是本人所说的理由)。如果下次咨询者再犹豫咨询,咨询师是否要通过赠送时间换回咨客呢?

 

   这个案例,谁比谁更需要对方呢?

 

   第三、没有挣钱的欲望

 

   督导,是我提供提高心理咨询师达到收费的一种途径。但做免费,并不是目的。我们希望咨询师能够在没有收费的时候,做免费的,锻炼提高自己。另一方面等到了收费能力后,继续偶尔可以做免费,回报社会,扩充自己的咨询领域。没有一个职业不是从试用开始的,没有一个大师不是从小事做起的。可是,这只是过程,我不希望大家在路上太久,要不断给自己更高的愿望。一个咨询师的水平,现在很难通过一个案例成功与否来评价。那我们就媚俗一点,用你的收费标准来衡量。我很希望那些从50、100、200这么走上来的咨询师,还不定期做做免费案例。那个时候,你是真的大爱。

 

    所以,那些刚刚加入团队的成员,要努力培养钱的意识,奔着高水平爬升。钱是衡量的标志,不是目的。但是,没有挣钱的欲望,就失去了衡量自己水平的目标。(就眼下的评价束缚下,是这样的)

 

   第四、过分热情,现在降温

 

   在团队里有几个特别能挣钱的咨询师,收到3千多、4千多,快5千咨询费了。短短不到半年就有这么快的提升,是我很欣喜的。我当然有功劳,但是主要这几个咨询师个体的热情。她们比别的咨询师更疯狂,更专注,更热情。经常咨询者在他们那里能得到很奇特的反馈给我。"咨询不是最好的,但是很希望跟老师继续走一段..."

 

    这种评价,在我7年前也有过。我太知道这是咨询者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无私回报的嘉奖。

 

    但是,这样的评价在说另一个意思:你虽然很热情,我很愿意信服你,但是你的水平还确实不能让我信服,让我有效。只是因为你的热情,你多给了我时间和关注,让我得到了温暖,所以我继续咨询。

 

    在这几位咨询师,最近的几个案例,我连续推荐了有神经症边缘化的高难度案例。很明显,都纷纷表示很难,很不好做,过去的热情似乎不能起到治疗作用。甚至怀疑自己的水平!

 

    一个咨询师,想从免费到收费,必须比别的咨询师做的多,要热情,要舍得花精力;但是从收费到精通,到疑难杂症,热情就有可能是阻力,你在代替咨客自我反思,降低热情反倒起作用。我说开始你热情是有效的,现在冷下来也会有效,不同阶段的你用不同的方法。

 

    希望这一段能让那些还没收到费的第二批、第三批咨询师们学到,不是技术是热情让你收获第一桶金的法宝。第一批中6个收费的咨询师都有自己的绝招。她们身上最闪光的就是:

  

    不挑剔咨客;

    尽量以咨客时间为咨询时间;

    咨询后还进行定期回访;

    适度增加一点咨询时间但不很多;

    关注咨客的个人空间以及留言。

 

    有个咨询师专门在中午和晚上做咨询,她收获了大量案例,就是在别人不做的时间(中午吃饭,晚上休息)做。进步飞快,每个咨询者都有反馈,都高度评价她的为人(人格魅力)!鲁迅先生所说的,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她用来做咨询了,哈哈!

 

    咨询不是个纯技术活。

   1、被咨客利用爱心的人,是自己内心没有边界感,或者自己就是爱有缺失的,在咨询者身上获取补偿;

   2、对咨询者不真实的表达没有做分辨或无法做出分辨,是过于相信他人,思维简单直接的;

   3、没有挣钱欲望的,是现状较为安逸,缺乏斗志和高要求自己,安于现状,长期在温水中的青蛙;

   4、过分热情的,是有点自大,少于洞见事物本质,缺乏对问题理性更深刻钻研的精神。着急求快。

 

   我无心批评最爱的学生们。跟我相处那么久,每一个人都在我内心有着沉甸甸的感觉。我当然,也可以看到了不说,尤其她们在挣钱后我如果只给予表扬,没人会指责我失职。我要做的就是面对这些第一批已经收到费的咨询师们,帮她们看到暂时忽略的东西。帮她们在欣喜中戒骄戒躁,心理咨询是一辈子的事情,从一辈子来看现在的小成绩,小挫败又算的了什么呢?

 

   我一路坚持独行了7年,看见无数的兄弟姐妹,老师前辈中途夭折,能走过7年我就能走一辈子;真心希望你们在我的陪同下一起走过365天,那么你以后自己走7年又何怕没有自信呢!!以上说对的和说错的已经不重要,引发你的关注,使你有些思考,就是最好的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