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诚勿扰”江苏卫视这档节目,带着一种对当事者内心的分析之心,去看,也有些时日了。不过,最近发现节目的成功结合率越来越低。情急之中,也为这档节目的设计有些担心。如果这样发展下去,该不会变成了纯娱乐吧?
担心的背后,可能是因为我看到的两期5个男嘉宾,每期都仅有1人配对成功。当然还不知道这对到了地面后,是否还会继续保持发展下去,并最终收获,胜利还需努力,呵呵!
节目就跟开会一样,会有群体极化现象。当一个女生按下了否决键,会一连串的人跟着按下。开会时,一个人说了赞同,随后其他人容易随声符合,同理。所以,当在小片中,有那么一点某个女生不喜欢的描述,你会发现响声往往是一连串的,而不是一个或几个零星的。试想一下,当一个人把不喜欢的丢掉了,而其他人会不会愿意拾起来。如果拾起来,选择悄悄的好呢,还是公开地说呢?
如果按否决键,只能在大屏幕上显示减少了,而去掉声音。也许多少每个人可以不那么着急否决一个人。其实我们总说认识一个人需要时间,而否决一个人同样需要时间。现场的很多次轻率地按键,除了极化现象外,是否还有“机会总是后一个可能会更好”,这个思想在捣乱呢?
某些女嘉宾,成了非诚勿扰的常客。每期都来,问一些不伤痛痒的话,除了引来现场气氛变化外,似乎与自己没太大关系。因为,总有机会吗,再看看,再挑挑。按灭这个人,还有后来人;这期没有,还有下期。其实这样的心态,每个人都有点,多少有点。但是是否节目的设置也带来她们更多的便利呢?
换句话,如果给女嘉宾的设置为2-3次,就需要主动换下那些常客。或者有某些设定,不允许永远站在舞台上调侃。如果真的这样了,她们是否还能那么轻松问出很多滑稽而又颇有调侃,又真的与爱无关的流行语呢?甚至,某些人并不关注我想要什么,而是你不好,我就要说你两句的心态,让节目变得如果孟非和乐嘉不说两句和控场,可能就变得娱乐庸俗和无聊化了!
还是很喜欢看这档节目。看人间百态,看很多可能跟相亲无关的东西。既然非诚请勿扰,那么怎么能够从节目设置上约束一下人性的弱点,让节目除了娱乐多些真诚,我想请节目组好好思考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