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步:贴合咨询者的情绪;
每个来咨询的,都会有很多诉求和很多怨气。先认同她这些怨气的背后源起是可以有的,甚至如果是别人碰上这样的事情,也会有类似的情感变化。咨询师要做到发现,并表达这些。基于咨客一个安全和畅通的出口。看到这些是硬功夫,表达出来是软功夫。就这个,我用了6年,我想我能读懂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情绪。
第二步:贴合咨询的事情:
在咨客本身的怨气得到倾泻后,转而人会变得理智,那么他最终会寻求解决而不简单是寻求安慰。所以,当咨询师慢慢感觉咨客已经平静,那么可以试着问问怎么解决呢?你想怎么解决呢,我可以帮助你,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咨询是可以陪你找找办法,其实不难,关键是你想不想。
咨询师要做到的是不急,不催,提醒和提示。当咨客提出要具体方法时,不给(现在太早,放在后面)!直接给方法,会让咨客感觉来得容易不珍惜。同时堵住看到咨客自己深层原因的机会,所以如果咨询师要定力,沉得住气。从事情出发,看看咨客有哪些资源,有哪些弱势,为什么会卡壳在这里,卡在这里对他有什么好处(咨客一般总是怀念过去,而又害怕未来的)所以,找到他们的附带获益,就会给整个治疗找准方向。
第三步:让咨客回到现实:
怨气,是达不到的内疚在作怪。所以上帝说了,达不到的你就接受;能达到的,你就努力去改变;可是只有智慧最关键可以帮助你区分什么是能达到的,什么是不能达到的。
所以,第三步,当咨客了解了自己,了解了问题。请用咨询师的智慧去挖掘咨客的智慧,将哪些应该接纳,哪些应该努力的东西区分。我以为,咨询师其实等待很久,要做的就是这些,用好了,很容易将咨客从问题中直接拖出来。
记住,是咨询师唤醒咨客的智慧,不是显摆咨询师的智慧,后者是在炫耀,不给力的其实!
第四步:陪咨客走一程,看着他跌倒,扶他继续走,直到晃晃悠悠从你身边永远消失
最后这步的时间最长,也是咨询师的工作。那就是陪伴,
陪伴是一种不作为,让咨客感觉到你在就好,要他大胆少一些害怕;
看着他出错,也是一种不作为,让他知道治疗后你很虚弱,你应该有机会再摔几次,但这就是治疗,必须的过程,告诉他你只有在术后摔跤了,还往前走才有可能有一天康复,摔跤是过程,不是代表失败。
扶他一下,减少他的怀疑和彷徨,这是给点力,不给全力。因为咨询师最终要跟咨客拜拜,那么你的力就是渐弱的,若这时还给猛力,意味着你想黏住咨客,是你不放手,咨客就会变得无力和依赖,这会拖延咨询进程以及角色容易牵扯进情感,等下次分离带来更大麻烦。
我很想将我的这些方法教给一些人,教给一些咨询师再去助人。因为,在我来说这条路是走通了的,我花了6年去实战和检验。我会教你我的思路,告诉你我怎么思考,学习就是学思路,只会学知识的咨询师永远做不了大师。
成为我的学生,首先要认可我这个思路能够治疗(当然我做了上千案例,肯定是适合认可这个思路的人)。其次从接纳我的思路到模仿我,从理解我的思路到形成你的思路。不是复制,是拿来后改变。
有想心理咨询的人和媒体合作的,请发邮件:baijingxiang@163.com;
或者:微博上聊 http://t.sina.com.cn/baijingxiang
不接受QQ陌生拜访,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