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和我带的另一个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上心理咨询课。模拟了在咨询开始阶段如何搜集信息,如何对咨客产生第一印象,并把控这种交流时需要做的和注意事项。一个意外的结果发生...
就是模拟者停下来问我,我如果给她这样的建议好不好?在阶段性模拟结束后,我请她回座位,问大家你们会给出什么样的方法?在第一印象产生,资料暂时搜集完整后。可能我的问话有误导之嫌,但是至少有四位学生从她们的角度说了自己的建议,建议哦可是!
我说建议都很好,但你确定你的建议适合咨客吗?咨客了解你的建议思路或者打算接受建议了吗?不知道吧,因为你们跳过了一步,就是要咨客先认可自己的问题在哪里,然后自然他会问既然我知道了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如果没有这个阶段的“建议静默期”,咨客出现阻抗和逆反是相当大可能的。这个静默期,男人需要安静女人需要安慰和陪伴,之后他们愿意走出时,你再给建议会事半功倍;当他们暂时还不愿意走出或来不及走出时,咨询师要做到“不作为”等着咨客。这个叫尊重!!!
就好像一个人经历了悲痛,请大家让这个人暂时安静下来,不要打扰,不要把你们的情绪再抹在伤口上。更糟糕的是还要以长辈的口吻进行教导,这些都无用。一个人已经做了决定,尊重他,不要试图强迫改变。强迫改变越大,反作用越大,更会导致咨客不理智的坚持。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给他一个独享的空间,等他出来时说,请你帮助我吧,然后你再伸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