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与30位心理咨询师的专属督导群内,不时迸发有趣的思考。那日,有人先说了“下午好”,紧随其后,就跟了4个同样的下午好。其中也有我,感觉有人给定了基调,跟一个也不错。但我也能感觉到这样跟,没有创意,很随大流,虽然比一般没有表达的潜水者略好,但好的不多。于是,我把我这个思考,跟群里的咨询师分享,她们很踊跃决定以此为题,写篇博客,我记得8人申请了这个作业,我是发起者,毋庸置疑,必须跟随一起完成!
说一个下午好其实很简单。不过也有人觉得这是敷衍,我就这么想过。脱开问题本身,我看到也有人说起,咨询师这样写博客,不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吗?有必要写么,我注意到,别的群,其实经常有这样打招呼跟随,甚至不止5个。大家早就安于现状,而陷入现状了。
咨询师做的工作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谁具有复杂简单化的本领呢,复杂的人!而绝对不是单纯的人。咨询师首先在大脑中有复杂的分析,然后将最适合咨客的路,告诉他,所谓复杂加工,简单处理。对吧,所以能进行复杂加工的人,必然要复杂。而我们也看见过有些咨询师看起来很深奥,说的话很复杂,甚至只是感觉深邃而不能明晰。那只能说明咨询师貌似复杂而没有消化复杂,他就吐给了你,跟你自己去看一本复杂的书有何不同吗?他只是看到了,没加工就又给了你,而你听不懂无法接受。这就有可能把简单的事复杂化。就好似,动不动有人说你的失误背后有潜意识,那么你把这个潜意识告诉咨客想干什么呢,又解释不清,又让咨客担心自己千万别再有失误加重心理压力,对于缓解问题丝毫没有帮助不是?
所以,满口理论的人是把简单的问题可能复杂的群体;相反,咨客听不到咨询师用理论跟她说话,而是用她能够理解的白话感知,并且有效。当然这种有效多半背后有着经典的心理理论作支撑,咨询师消化后,改用咨客能理解的语言让咨客明了。做到了梳理咨客的问题,在咨询师脑内进行深加工,复杂加工后,简单化给咨客的过程。
言归正传,5个下午好,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咨询师从现象的背后,找到复杂的原因。即简单到复杂。然后写成博客,把复杂的道理告诉大家,就像从众可以减压,可以回避分离的焦虑,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把复杂简单化,完成了一个循环。到此咨询师不仅可以将复杂的消化为简单,也可以把看似简单的挖出背后的复杂,再简单化处理。那么同样我想问,咨询师碰上什么问题还会担心呢,事情不就是由简单和复杂组成吗?有些咨客其实就是被一些简单的事情遮蔽了双眼,导致最终的心理问题。比如:很多女孩子被花心的男孩骗,最后被甩时,不能走出来,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在热恋时,男孩子的很多看似简单的行为,早就能够透出他的预谋,如果你能在大脑里复杂加工一下,也就不会痴痴地等到最后的伤害,是我们疏忽了吗,也可能是你没看清简单现象背后的实质。
所以嘛,咨询师不仅面对平常人理解不了的复杂事情,而且对不以为然的简单现象,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如果你的分析是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么好,你的咨询力量,你面对困难的解决力量,都将高于一般人。
所以要想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首先你要成为一个复杂的人,咨询师也将变成复杂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