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京翔心理老师
白京翔心理老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588
  • 关注人气:7,7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乐童年与高分稚童

(2008-08-05 11:05:11)
标签:

教育

分类: 青少年专题

    由于是教师的缘故,假期中谈的最多的还是孩子的事情。与朋友们谈上哪个小学好,中考考到哪个学校等等诸如此类。不免通过家长的反应,让我看到了我们所关注的不同点。

 

    中国已经提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是身为教师的我,却不看好近几年的教育体制变化。很多事情不过是提要求作了,走走形式后就没下文了。比如每个学校要求有心理咨询室,不错上级来检查,每个学校立即就整出个单间。学校不缺的就是教室,所以咨询室不难,但是咨询师却没有。所以,尤其是小学,很多学校都没有心理咨询师。由于地震,再次敲响了警钟,今年陆陆续续有很多学校招收心理老师。我想也是好事吧,终归有人来了,做成啥样会不会走形式,那就让我们骑驴看唱本吧!不过,如果由我来带这些咨询师,那对不起走形式是做不了咨询的,干点实事吧还是!

 

    学生与家长的心理健康要从小学抓起。而影响学生最直接的来自于学校和教师。所以,有一个优秀的懂得心理教育的校长,以及将心理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的教师,无疑是学生们以及家长的幸事。很可惜,现在选择小学,还没有看到大家冲着这个去选择的。跟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爸爸聊天,我的观点是上小学要看学校的办学风格和课外活动,而不要看纪律管理方面。

 

    中国孩子最缺什么吗?缺魄力,缺创造力和想像力以及自立能力。我们的教育是追求整齐划一,不提倡个性和创意的。所以,听话、随大流就是幼儿园阿姨和小学教师们遵从的乖孩子守则。但是,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往往在童年好玩、兴趣广泛、随意性强、精力旺盛,不特别专注于学习的孩子,在今后发展空间和潜力是巨大的。我喜欢朋友的孩子,上次见我竟然直呼我的名字,跟我闹,呵呵,太与众不同了!在他身上,凝结着朋友这位亲子专家的结晶。对孩子的评价,我感受到敢作敢当,敢想敢于实施。那种没有拘束但又随时听爸爸的指挥,真是好!

 

    我们交谈中还有另外一个来自大学教育口的专家。我们都是好友,但在对于这个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认识。大学专家强调环境观,强调好的师资和校风。当然这已经是相当素质教育的提法,我赞同,这是对于初高中的理解很有道理。不过,眼下孩子念小学,有必要去考虑那些离我们驻地较远的名校吗?我跟孩子的爸爸观点雷同。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

 

    由于心理学的背景,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成人或者从高中二年级以上开始,再出现的心理问题,都很难从根源上去做调理。换角度就是说,儿童期是否过得快乐,快乐的程度有多大,将决定一个人的终身。当孩子体验到的快乐,满足了这种需要,那么它就会充满力量。知识学到的多少,对于一个人并不是第一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个人的性格与特质的养成,却几乎可以说是不可逆的。而关键期就是在小学及以前。

 

    所以,小学的主要事情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就可以了。各种习惯、思维方式的养成将对于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记得小学我最喜欢的班主任,告诉我,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样有助于成长。可是被我理解为,多问别人为什么。追着爸爸妈妈屁股后面问,呵呵,渐渐父母的耐心和老师的提醒,让我成为喜欢问“为什么”的人,回想起来,对于人的心理探究我不正是依照自己的这个习惯发展着吗?

 

   生活与成长,就是在不断自我探求,失败,成功后寻找到自己的路。走出校门,我们手握一套方法,而不仅仅是即将过时的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