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了久违的姜老师(心理咨询室主任),在业内早有名气!比电视上还年轻,更亲切。坐在她对面,让我感觉舒服、自然、放松。虽然第一次会面,却完全不像初见。
她身上比较纯粹,没有太多造作和装饰。当咨询师与咨询师交流,我们彼此会感受到对方的“气场”。话不多,却让人信服,我以为这才叫境界。与姜老师有约有几个星期了,当我提出见面的时候,她表示也很想会会。待我们时间都允许的时候,我收到邀请去咨询室小坐。
开门见山,姜老师对我的评价是我在博客中对实习生的思路与她有相似。话题由此展开:
自己在经历过不是很长的三年摸索,对于自己的成长有很多曾经得不明。由于教师的本性,我总是希望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得写出来或者教给后来者。曾经实践过,我是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咨询督导,对于过去曾经带过的实习生,并没有,也不能做到递进和宽容。在后来的反思后,渐渐悟道一些道理。也许我能轻松做到的,别人也许会比较麻烦。适合作咨询师的悟性,就能较快感受到咨客的心。但是在把我的感受教给别人,这条路上我却过分强调速成,我曾经忘却自己是经过了无数练习才得到的成长,怎么可能简单经过督导就能快速提高呢。
于是,现在作回教师的身份。设计一套缜密又系统的教学思路正是我欠缺的。记得一次我成功治疗好一个经三转五转到我这里的咨询者。其后,他大为不解,总是追着我问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流派。不问还好,这一问我就懵了。我说,不知道呀!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咨询的成功如果能总结出来,能达到自知,才叫提高被定型被迁移。曾经的这个问题我已经搞定了,而今天又将面对新的难题,是面临不同的实习生,有人进步很大,有人似乎没有进步。而我却不能掌握到究竟该如何调整这些。当然,我们强调匹配和自我努力。但,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如同那个莫名奇怪的成功案例,成功也许是必然的(相信自己的实力),但总结成功似乎更难,更需要。
我需要总结成功,并将这些分享给更多的实习生们,我愿意继续努力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