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个咨询,让我受用。咨询者预约电话,说是我的一个朋友推荐的。我电话里就好奇问,是谁。对方没有正面回答。到了咨询时间,对方先认出我。于是,我们开始沟通,我还是按耐不住问她,是谁?对方,还只是跟我打哑谜,说到一些线索。但是线索太大众化,我筛选不出来,知道的只是朋友是我一年前的咨询者。脑子里立即闪现一个人,但马上想一定不是她。倒不是她的特征不像,完全是对这个案例挂念很久,一个我未了的心愿,其中还充满我的内疚和遗憾......
当下这个案例,我明显水土不服。对方是一个很有社会经验的人,从年龄上我看不出来。但从咨询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咨客解决问题的力量不足,似乎时间很仓促,最奇怪的还是为何来找我。她很信任我,但却对我了解不多。这了解不多又如何信任呢?还是她朋友推荐的原因,我不得不再次想起这个神秘的朋友。她一定说了不少我的好话,也是这个咨询者很信任的人,所以才......
咨询推进的很慢,也很费劲。好多我要展开深入的点,被反弹回来。我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的咨询能力了。但对方很友好,并不着急。反倒让我有点不知所措,问自己,对方真的是来解决问题的吗?还是仅仅是来聊聊。咨询时间有时候被咨客任意说些事情聊过去,有时候她又显得很在意这个时间,对我说这个不谈,浪费时间,我们抓紧时间谈我的事情。说实话,有点晕。这种感觉似乎是我做实习的时候才有的,被咨客牵着走,越发不对劲......
最后了,时间到了预定的。我表示遗憾,表示这个咨询效果甚微。而咨客说,她自我保护很深,今天是来跟我聊聊,虽然资费很贵,但她以为她的圈子没有我这样的咨询师,所以就......
算是宽慰我吧,对方期望值不高,我自我感觉也一般。可是咨客表现的确宽宏而又和颜悦色,让我不得要领。于是继续好奇问到那个咨询者是谁,对方说了一个关键词国外的某地名。啊,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了,我耿耿于怀的那个案例。真的是她么,我立刻回想起当初的场景。我说,如果真的是她,请帮我回去多带一句话,除了要说感谢,还有就是对不起!咨客奇怪了,为什么要说对不起?
经证实,正是那个去年只做了一次的咨询者,在去年像她那样的案例,一次的就她一个(一般都是多次)。我们第一次交流的很好,但为何没有下文了奇怪!因为她预约的钱,至今还在我这里。由于她临时有事情,通过发短信而我没看见,让我白等造成误会,于是我回复短信“请尊重咨询师,下回请电话沟通”来表达当时的心情,正是这句话造成了很大的误会。其后我明白也许在我认为很常见的表达方式,对待心理咨询者,也有可能不适用。
我当时的反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咨询怎么能用短信取消呢。而我却也在重复这个错误,用短信回复了我的不满。而为何自己没有想起来打个电话澄清呢,唉!这件事情萦绕在我脑里有一年多。我不知道,我认为常规的表达竟然导致误会,而对方却以德报怨,给我介绍她最好的朋友来咨询。说实话,最后我有点尴尬,对面的咨客心理基础很好,只不过被些小问题纠缠,而暂时还不想解决。但她听信了她好友的建议来找我做咨询。也是给我一次机会!
所以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话题我无法深入下去。“那我朋友存的钱,现在还能用吗?”咨客说;当然能,或者把最后的预存款退给她,或者我继续给她多做两次咨询。说出这样的话,也许我处于补偿,但我想兑现。真的想再次当面跟她说声对不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