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信任不同彼信任

(2008-06-12 11:41:58)
标签:

情感

   上周末端午那天,在国外常驻的咨询者,通过国际长途,给她做第十二小时的心理咨询。感谢我们彼此的信任,我还记得第一次她拨通我的联系电话。那天,我能深深感受到她的心理波动,按照常规是先打预付款,才接受咨询预约并咨询的。这是行业的常规,不过那天由于情急特殊,国际汇款时间长,我破例先给她做了1小时的情绪干预,并未触及太深。很快,我就忘记了。后来账上多了几千,她发短信说是委托国内朋友支付上次的咨询并预约后面的咨询。很快咨询随着深入,又用完了。她也很快回国,于是我主动提出先咨询后付费,差额咨询费可以等回国再补齐资费......于是,很快还是她不仅补上了差额又预约后面的咨询,全部应该有二十小时左右。

 

    这种信任,我相信是我们咨询很好推进的法宝。咨询本身是忌讳带有其他意图的,比如作秀、比如自我认同或者咨询师的自我修复或以盈利为目的等等。其实,咨客并不像我们一般人想象的是病态患者,相反他们比我们一般人敏感。我从来不接受心理病人治疗,我接受的都是健康人群心理情绪困扰的咨询者。换句话就是咨客都是有着自我恢复潜质的,同样有着跟我们一样的爱心、共情能力。我们咨询师其实一言一行,都将作为他们是否选择你以及是否继续的评量标准。

 

    现在我轻易不会冒险在未收到资费前就进入状态。有人说我看不见钱,不说话,随便吧,别人的思想我不能左右;体验到的是一个咨询太需要咨询者不间断持续,咨询师不断随咨客心理发展要求调整,每次认真进入状态。咨询费是一种彼此的契约,一方面是咨客坚定信任咨询师,也是痛下决心解决问题的证明;同时对于咨询师对应合理的精力付出,负责的一种契约。信任、决心、责任心、付出精力,将决定一个咨询成败的关键。

 

    还是那天,一个见过的朋友打电话过来,不是端午节问侯,而是说道自己的心理困惑。出于朋友面子,我没有要求他交纳咨询费,不过我说我也不会以咨询师身份进行咨询,只是给你一些建议而已。建议起不到咨询那么好的效果,不过我听得出来对方要的也只是建议。建议通常是泛泛的,不具体的,甚至可以在书上查阅到的,没有针对性的。我说明两者差别,对方欣然接受。那好,利用自己的经验系统,快速给出诊断和分析,一些有可能见效的建议,也不会去考虑是否对其有效,因为对方并没有给我足够了解他的时间,无法作出方法的筛选。如同我在电台回答听众问题一般。

 

    对于朋友的信任,是提供建议;但对于咨客的信任,却让我投入我心灵的体验,我告诉自己咨询是要对咨客负责任的,如果咨客确实很认真地做到了他的配合,那么在我所及的咨询范围内,案例失败将是我的失败。我愿意承担,并可以为此而退费。如果一个人较多在经济问题上考虑得失,影响的是自己的前程以及咨客的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